近日,據韓媒報道,受惡劣氣候條件等因素影響,韓國國內白菜價格暴漲,韓國人餐桌上必備的食物——泡菜的制作成本隨之升高。韓國餐飲業經營者因此也叫苦不堪,部分餐廳干脆不再向顧客提供泡菜。在“沒有泡菜就活不下去”的韓國,部分餐廳里泡菜正在消失不見。
據報道,受今夏酷暑、暴雨、臺風等惡劣氣候條件影響,韓國國內白菜產量減少,價格暴漲,給韓國消費者帶來負擔。據韓國農水產食品流通公社發布的數據顯示,以27日價格為基準,平均每10公斤白菜的批發價較去年同期上漲112%,達到26720韓元(約合134元人民幣)。
近來韓國蔬菜大幅減產,價格暴漲,其中大白菜漲價到近9000韓元(約合45元人民幣)一顆,被戲稱為“金菜”。 因高昂的價格,韓國民眾對于白菜的消費需求日益減少。在位于首爾麻浦的一家農副產品市場內,前來買菜的市民常常在賣白菜的攤位旁詢問價格后,就轉身離去。一位商販透露:“做了15年生意,今年最困難。白菜銷量減少得相當夸張。但價格這么貴的情況下,換做是我,我也不買。”
報道稱,在“沒有泡菜就活不下去”的韓國,餐廳里泡菜正在消失不見。一位小吃店老板表示,“因為目前白菜價格暴漲,所以在入冬前不打算腌泡菜了,可以用拌蘿卜絲代替泡菜提供給顧客”。另一位餐館老板則說道:“很多顧客問我多要點泡菜,這讓我很為難。”對于餐廳里泡菜消失不見的現象,有消費者表示:“我問了老板原因,說是因為物價高才不給泡菜的。雖然我能夠理解,但這還是讓我覺得非常荒唐。”
據悉,為解決“吃不上泡菜”的問題,韓國開始大幅進口中國生產的泡菜。據韓國關稅廳發布的進出口貿易統計資料顯示,今年1月至8月,韓國從中國進口泡菜的份額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28%,進口額達近2億美元。
此外,餐飲業內也有很多經營者開始使用中國產泡菜。但受韓國媒體此前集體對中國泡菜“發難”的影響,也有一些餐飲經營者和消費者對中國產泡菜存有疑慮。對此,韓國仁荷大學教授李恩熙(音譯)表示,“從目前的物價趨勢來看,進口農產品是在所避免的”,“但目前有餐飲業經營者和消費者對使用進口產品心存疑慮。我認為政府方面應該通過對進口產品進行檢測,向韓國消費者告知,中國等國家的進口農產品也是可以安心消費的”。
Copyright @ 2015-2022 海外生活網版權所有 備案號: 滬ICP備2020036824號-21 聯系郵箱:562 66 2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