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稱人工休眠或增加機體對輻射的抵抗力 呼吸頻率等身體功能減慢

        2022-11-29 20:00:47       來源:快科技

        在科幻電影中,太空站的工作人員都要度過漫長的休眠過程,登上飛船就進入休眠,一覺醒來就已經到達目的地。

        不過,輻射被認為是人類太空探索的主要健康風險之一,特別是對未來的長期任務而言,對抗太空輻射是一項重大挑戰(zhàn)。

        德國亥姆霍茲重離子研究中心近日的一項研究表明,人工休眠增加了機體對輻射的抵抗力,未來宇航員或將用上該技術。

        據(jù)了解,動物在進入休眠狀態(tài)后,機體維持生命的功能降低,體溫會降低,新陳代謝減少,心率、呼吸頻率或吸氧等身體功能明顯減慢。

        目前,科學家已經成功誘導老鼠這種非休眠動物,進入一種休眠的生物狀態(tài),但是科學家還無法讓人類以安全可控的方式進入休眠狀態(tài),不過研究已經取得了階段性進展。

        研究者稱,在長期的空間任務中,人工休眠是一種有效增強生物機體輻射防護的方法,可以使得人類進一步探索太陽系。

        x 廣告
        x 廣告

        Copyright @  2015-2022 海外生活網版權所有  備案號: 滬ICP備2020036824號-21   聯(lián)系郵箱:562 66 2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