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智庫發(fā)出嚴重警告 跟隨美國腳步將導致歐洲芯片陷入危難之境

        2022-12-08 21:31:50       來源:快科技

        12月8日消息,據(jù)彭博社引述不具名知情人士報道稱,荷蘭正在考慮跟進美國對華新規(guī),你限制對華出口制造14納米或更先進芯片的制造設備。

        然而,不久前荷蘭外貿與發(fā)展合作大臣曾表示,在美國與其他盟友進行貿易規(guī)則談判的過程中,荷蘭作出自己的決定,重要的是捍衛(wèi)荷蘭自己的利益。

        近日,荷蘭國際關系研究所(clingendael.org)也發(fā)布了一篇題為《美國芯片新規(guī)則威脅歐洲戰(zhàn)略自主》的分析報告。

        該報告警告稱,美國最新出臺的對華出口新規(guī),以及希望歐洲跟進效仿該規(guī)則的努力,威脅到了歐洲領先半導體企業(yè)在半導體行業(yè)的競爭力。如果這些領先的歐洲半導體企業(yè)競爭力降低,將使得歐盟很難在一個日益由其他大國和大公司主導的全球半導體供應鏈體系中自主行動。

        美國政府今年10月7日出臺了限制對華出口芯片及芯片制造設備等一系列的新的限制令,以減緩其技術發(fā)展。

        美國隨后還希望歐洲公司效仿,跟進其對華新規(guī)。

        比如荷蘭公司ASML是全球最大的光刻機制造商,是全球芯片供應鏈的關鍵廠商,美國政府試圖說服荷蘭政府阻止ASML等歐洲向中國大陸出口芯片或設備,但歐洲芯片公司如果遵循美國出口限制,那么其帶來的成本卻遠高于美國公司。

        報告稱,先進的計算機芯片是未來,但歐盟在全球芯片收入中的份額最近有所下降。

        如果歐盟想成為一個不可忽視的世界大國,這需要能夠自主行動,它應該確保在談判限制對華出口芯片或設備時,不會削弱ASML等歐洲重要半導體公司的競爭力。

        荷蘭ASML是全球芯片供應鏈的重量級玩家,許多芯片制造商都依賴ASML的光刻機,它不僅控制了DUV光刻機市場95%的市場份額,同時它還是尖端先進制程所必須的EUV光刻機的唯一供應商,換句話說,如果ASML不參與,美國芯片出口新規(guī)則將難以發(fā)揮出預想的效力。

        2018年和2019年,美國官員曾成功游說荷蘭政府撤銷ASML向中國大陸芯片制造商中芯國際出口EUV光刻機的出口許可證。

        美國當時的理由是適用雙重用途原則。換句話說,有了這些最先進的系統(tǒng),可以生產最先進的芯片,這些芯片有可能用于高度先進的武器系統(tǒng)。

        在看到美國白宮官員于2019年7月分享的美國機密情報報告后,荷蘭首相馬克·呂特同意了限制ASML向中國大陸出口EUV光刻機的請求。[1]

        雖然中國大陸公司在那之后無法再購買EUV系統(tǒng),但他們對相對較舊的DUV系統(tǒng)的需求增加了。

        2022年第一季度,中國對DUV系統(tǒng)的需求占ASML銷售額的34%。

        這些DUV光刻機生產的芯片是目前最常用的芯片,可以廣泛用于汽車、智能手機和計算機等。因此,這些機器目前也是ASML的主要收入來源。

        2020年,ASML銷售了價值 54 億歐元的 DUV 光刻設備,其中高級類型占據(jù)了近40 億歐元。

        銷售這些機器對ASML來說非常重要,因為這些收入將為其開發(fā)新一代光刻系統(tǒng)并保持競爭優(yōu)勢所需的高額研發(fā)(R&D)成本提供資金。

        但隨著今年10月7日美國新規(guī)則的出臺后,美國政府希望荷蘭ASML跟進該新規(guī),將現(xiàn)有的出口限制擴大到這些先進的DUV系統(tǒng)。

        早在 2021 年 3 月,美國人工智能國家安全委員會 (NSCAI) 就建議美國政府與日本和荷蘭協(xié)調,并為 EUV 和 DUV 系統(tǒng)“制定推定拒絕出口許可證的政策”。[2]

        這一建議伴隨著“令人不安的信息”,“美國不準備在人工智能時代捍衛(wèi)或與中國大陸競爭”。換句話說,這些規(guī)則是美國對不再具有競爭力的回應,旨在減緩中國大陸的技術發(fā)展。

        美國政府試圖說服日本、荷蘭等外國伙伴效仿跟進它的對華新規(guī),提出關于安全和雙重用途的論點。然而,如果荷蘭和日本政府實施相同的政策,歐洲公司的成本遠高于美國公司。

        首先,之所以如此,是因為新規(guī)則側重于“光刻”和“沉積”,這是制造芯片過程中三個關鍵步驟中的兩個,歐洲公司具有明顯的優(yōu)勢。

        美國廠商在蝕刻方面更為先進——這是該過程的第三步,這一步在一定程度上受新規(guī)則影響較小。

        其次,過去事實證明,美國公司比歐洲公司更容易申請對華出口芯片和設備等相關技術所需的許可證。

        這就提出了一個問題:安全是這些新規(guī)則的主要目標嗎?哪些利益在起作用?

        重要的是要知道,在這場權力斗爭中有幾個利益在起作用?他們共同造成了惡性循環(huán)。一國為保護其國家或商業(yè)利益而采取的措施正在損害另一國的國家或商業(yè)利益,引發(fā)反應性措施。

        中國大陸的利益

        首先,中國大陸對降低費用和許可成本的興趣往往被低估。

        為了能夠從美國供應商那里購買相關芯片技術許可。這些許可費可以達到很高的高度。

        2017年,中國大陸公司從西方公司賺取了約10億美元,但同時向西方公司支付了近200億美元的(許可)費用。

        在過去的二十年里,僅華為就向大多數(shù)美國公司支付了超過60億美元的費用,其中包括芯片和其他先進技術的使用許可。

        美國政府經(jīng)常指出與中國的貿易逆差,卻忽略了中國與美國和歐洲存在巨大知識產權逆差的事實。[3]

        從歷史上看,新工業(yè)革命的領導者總是成為世界領導者

        為了減少對美國公司的依賴,中國大陸政府于2015年啟動了“2025戰(zhàn)略”。

        這一戰(zhàn)略旨在擺脫“世界工廠”的現(xiàn)狀,提升中國工業(yè)的制造能力,成長為技術密集型強國,推動機器人、信息技術和清潔能源等領域的領導地位。

        此后,該計劃成為美國領導層爭論的焦點,并在一定程度上引發(fā)了中美之間的貿易戰(zhàn)。

        美國的利益

        其次,在新工業(yè)革命前夕捍衛(wèi)其領導地位的地緣政治利益。這樣的革命需要事物制造方式的重大轉變,并涉及大規(guī)模的組織和社會變革。從歷史上看,新工業(yè)革命的領導者總是成為世界領導者。

        例如,英國蒸汽機的發(fā)明標志著第一次工業(yè)革命的開始,幫助英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貿易國。隨著計算機和互聯(lián)網(wǎng)的發(fā)明,美國成為第三次工業(yè)革命中無可爭議的領導者。[4]

        在第四次革命中名列前茅的風險非常高

        我們目前正在經(jīng)歷的第四次工業(yè)革命主要是由5G/6G和芯片驅動的。這些技術提供了全新的技術應用,例如遠程操作、自動駕駛以及更令人擔憂的武器,這些武器可以在人工智能的幫助下獨立確定目標。

        在第四次革命中名列前茅的風險非常高。2017年底,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警告唐納德·特朗普總統(tǒng),如果中國大陸能夠在美國之前推出國家5G網(wǎng)絡,中國將“在經(jīng)濟,政治和軍事上獲勝”。[5]

        美國政府意識到,如果沒有中國(華為或中興)或歐洲(愛立信或諾基亞)的幫助,美國無法自行建立5G網(wǎng)絡,而且美國也依賴亞洲和歐洲的芯片。

        圖1顯示,世界上幾乎所有的芯片都是在中國臺灣、韓國和中國大陸生產的。

        自意識到這一點以來,美國一直試圖爭取時間,以迅速填補美國技術能力的空白,并保持地緣政治在世界上的領導地位。

        2018年,美國政府努力減緩華為作為領先科技公司的步伐,并試圖收購愛立信以在5G領域快速追趕。

        同年,美國官員開始游說荷蘭政府撤銷ASML運往中國的最先進的機器的出口許可證。[6]

        日本的利益

        除了中國和美國的利益之外,日本政府在考慮是否跟進美國對華新規(guī)方面的利益也未被充分暴露。

        ASML只剩下一個真正的競爭對手,那就是日本尼康公司。尼康控制著先進DUV光刻機市場剩余的5%市場。該公司70%至90%的機器都供應給了英特爾,并正在尋找新客戶,以減少對英特爾的過度依賴。

        因此,與美國和荷蘭協(xié)調限制對華出口DUV光刻機對日本政府來說可能是困難的。此外,如果荷蘭跟進美國新規(guī)將會主要影響ASML,并可能增加日本尼康跟上ASML的機會。

        荷蘭政府認為,由于ASML的重要作用,它在與日本和美國的談判中具有良好的談判地位。[8]然而,荷蘭政府是否完全理解美國政府希望限制對華出口DUV和EUV背后的地緣政治動機,以及歐洲戰(zhàn)略自主的后果?

        尼康利用最近中美沖突的勢頭向中國推廣其系統(tǒng),聲稱他們的機器不包含美國技術。這是一個很好的賣點,特別是考慮到尼康的歐洲競爭對手確實使用美國技術。

        盡管像ASML這樣的荷蘭公司使用相對較少的美國零部件,但中國仍然認為這是一種風險,因為未來美國可能會要求其他國家的高科技產品獲得含有美國零部件的許可證才能對華出口。

        最近的全球芯片短缺向歐洲領導人展示了芯片對最新技術發(fā)展的重要性根據(jù)現(xiàn)行法規(guī),美國能夠要求從其他國家運往中國的高科技產品獲得許可證,前提是其中美國制造的零部件或技術占其總價值的25%以上。

        由于ASML的EUV機器不符合25%的門檻,但是ASML的DUV光刻機則低于這個門檻,因此可以繼續(xù)對華出口。

        但是美國政府未來可能會進一步降低美國原產技術的25%門檻,這將為禁止先進的DUV機器對華出口開辟可能性。

        因此,為了避免未來的不確定性,一些中國大陸企業(yè)確實已經(jīng)轉向日本機器。

        荷蘭的利益

        到目前為止,荷蘭的一個重要利益是顯而易見的:ASML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DUV系統(tǒng)的銷售來保持其競爭地位。

        與ASML最大的競爭對手相比,使ASML處于劣勢的協(xié)議危及ASML的地位。但荷蘭的利益大于保護一家成功的大型荷蘭公司。

        最近的全球芯片短缺向歐洲領導人展示了微芯片對最新技術發(fā)展的重要性。

        根據(jù)歐盟委員會的一項調查,歐洲工業(yè)界預計到2030年芯片需求將翻一番。這反映了芯片對歐洲工業(yè)和社會的重要性日益增加。

        滿足這種不斷增長的需求將是一個挑戰(zhàn)。歐盟在全球芯片收入中的份額從 1990 年代的 20% 下降到 2022 年的 10%。[9]絕大多數(shù)芯片都是在美國設計,在亞洲制造。

        歐盟為自己設定了到2030年將其芯片市場份額提高到20%的目標。歐盟是否會成功并不言而喻,因為該鏈條極其依賴數(shù)量非常有限的參與者。歐盟持有的使這些參與者符合歐洲野心的王牌是比利時IMEC和荷蘭ASML和ASM。

        因此,荷蘭政府在與美國的談判中尋求巴黎、柏林和布魯塞爾的支持,并在歐洲層面進行這些談判,這一點非常重要。

        這是荷蘭和比利時談判權力所在,也是歐洲戰(zhàn)略自主得到最好捍衛(wèi)的地方。

        1、Alexandra Alper, Toby Sterling, Stephen Nellis, ‘Trump administration pressed Dutch hard to cancel China chip-equipment sale: sources’,Reuters, 6 January 2020.

        2、abNational Security Commission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Final Report’, March 2021

        3、Similar to the restrictions for the export of American technology to the Chinese firms Huawei and SMIC in 2020, the new regulations announced on 7 October require suppliers to get an export license to sell certain equipment to China. It is the American Commerce Department that grants these licenses. Documents released by the Commerce Department in 2021 show that more than 9 out of 10 license applications were granted to SMIC suppliers while 69 per cent of requests to ship to Huawei were approved over the same period. Dutch companies complained in personal conversations with the authors that their American competitors received the required licenses quicker and more often.

        4、The second industrial revolution took place in the late nineteenth and early twentieth centuries, and led to innovations such as cars and airplanes, telegraph and telephone, electric power and industrial mass production of consumer goods.

        5、Jonathan Swan, David McCabe, Ina Fried and Kim Hart, ‘Scoop: Trump team considers nationalizing 5G network’,Axios, 28 January 2018.

        6、Alexandra Alper, Toby Sterling, Stephen Nellis, ‘Trump administration pressed Dutch hard to cancel China chip-equipment sale: sources’,Reuters, 6 January 2020.

        7、Takeshi Hashimoto, ‘Nikon plans reform to reduce reliance on key customer Intel’,Nikkei Asia, 22 november 2020.

        8、Cagan Koc and Debby Wu, ‘Dutch Minister Says US Can’t Dictate Approach to China Exports’,Bloomberg, 18 November 2022.

        9、Kjeld van Wieringen, ‘Strengthening EU chip capabilities: How will the chips act reinforce Europe's semiconductor sector by 2030?’,EPRS, July 2022.

        x 廣告
        x 廣告

        Copyright @  2015-2022 海外生活網(wǎng)版權所有  備案號: 滬ICP備2020036824號-21   聯(lián)系郵箱:562 66 2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