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首例基因編輯療法成功治療13歲女孩 其體內癌細胞數量清零

        2022-12-13 20:46:15       來源:快科技

        據衛報、BBC等多家媒體12月11日的報道,英國科學家使用一種基因編輯療法——堿基編輯(base-edited)治療了一名身患T細胞白血病的13歲年輕患者,這項技術的應用是世界首例——

        科學家為來自英國萊斯特的女孩阿麗莎注射了經堿基編輯技術“改造”的T細胞,六個月后,阿麗莎體內癌細胞數量為零。

        T細胞白血病是一種因被稱為T細胞的白細胞缺陷而導致的癌癥。這些白細胞不能正常發育,并且生長太快,干擾了體內血細胞的生長。其標準療法包括骨髓移植和化療,但在阿麗莎的病例中,這些傳統方案并未起效。

        堿基編輯是如何做到消滅癌細胞的呢?科學家們改造了來自捐贈者的健康T細胞:

        第一個堿基編輯禁用了T細胞靶向機制,從捐贈的細胞中去除受體以避免排斥反應;

        第二個堿基編輯去除了所有T細胞上的化學標記“CD7”,這樣工程化的細胞就不會最終相互破壞;

        第三次堿基編輯去除了T細胞上的化學標記“CD52”,可以防止細胞被化療藥物殺死;

        最后,添加了一種受體,使細胞能夠識別白血病T細胞。

        若此項治療有效,阿麗莎的免疫系統——包括T細胞——將通過第二次骨髓移植重建。

        現在,治療阿麗莎的倫敦大奧蒙德街兒童醫院團隊正準備再招募10名常規療法不起效的T細胞白血病患者,以進行進一步的試驗。

        如果再次取得成功,堿基編輯的細胞有望被用于其他類型白血病和其他疾病的患者。

        ▍更高效、更安全 被視作下一代基因編輯技術

        基因療法已經成長為一個每年近百億美元的大市場,開始顛覆癌癥、病毒感染、遺傳性疾病等領域,成為最受關注的制藥領域之一。

        而基因編輯技術有多重路徑,CRISPR/Cas9技術是當下最熱門的基因編輯技術。

        然而,越來越多的研究發現,CRISPR/Cas9技術引發的DNA雙鏈斷裂修復途徑很難實現高效穩定的單堿基編輯,且DNA雙鏈斷裂會引發細胞凋亡和染色體大片段丟失等不可避免的毒副作用。

        醫學界呼喚編輯效率更高、更安全的方案,堿基編輯應運而生,被視作下一代基因編輯技術。

        相較于現有其他基因編輯技術,它更為精確,可以對DNA或RNA上的特定堿基對進行編輯修改。

        與CRISPR基因編輯工具相比,堿基編輯最主要的優勢是不需切斷DNA雙鏈即可完成編輯,激活DNA損傷響應通路的水平也非常低,從而大大提高了堿基編輯治療的安全性。

        堿基編輯工具的開發目前已經處于比較成熟的階段,新突破層出不窮。據《科創板日報》不完全統計,6月以來,國內多家公司、科研團隊宣布了相關研究進展:

        11月,邦耀生物宣布,與華東師范大學李大力教授、劉明耀教授團隊以及北京大學的伊成器課題組合作發現了一種可以大幅提升基因編輯準確性和安全性的技術——高精度新型胞嘧啶堿基編輯系統。

        7月,正序生物科學創始人團隊創建的變形式堿基編輯系統tBE(transformer Base Editor)正式獲得美國專利商標局(USPTO)專利授權,成為首個獲得海外專利授權的中國自主研發堿基編輯工具。

        6月,中國科學院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研究員畢昌昊團隊和研究員張學禮團隊在精準實現單堿基編輯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正如上海科技大學基因編輯中心主任、正序生物聯合創始人陳佳此前所說,未來幾年內預期能夠看到各種堿基編輯系統在血液科、眼科、肝臟和神經系統的遺傳病/罕見病領域發揮充分潛力。

        x 廣告
        x 廣告

        Copyright @  2015-2022 海外生活網版權所有  備案號: 滬ICP備2020036824號-21   聯系郵箱:562 66 2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