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顯示因出生時體重過小 導致日本30年來男性身高越來越矮

        2023-01-20 21:40:34       來源:游俠網

        近30年來,日本人的平均身高不僅沒有增加,男性甚至還“越長越矮”。雅虎新聞網18日報道稱,日本文部科學省公布的數據顯示,1948年,日本17歲男性的平均身高為160.6厘米,1994年增至170.9厘米,2021年降到170.8厘米。

        日本“國立成長發育醫療研究中心”專家森崎菜穗對此表示:低重,即出生時體重小于或等于2500克的新生兒人數增加,可能是導致成年人平均身高下降的主要原因。

        背后深層原因是隨著科技進步,產婦能夠自主選擇分娩日期、提前生下孩子,而早產或是刻意控制飲食都會影響新生兒的體重,進而影響成年后的身高。10年后,日本人的身高可能會持續降低,男性可能會再矮兩厘米左右。

        有的研究,從生活習慣的角度出發,認為日本人停止長高,或許是因為現在的人睡眠、鍛煉和外出玩耍的時間減少了。充足的睡眠時間和適當的鍛煉,都有利于促進成長的荷爾蒙分泌,所以建議年輕人多睡覺多鍛煉。

        不同領域的學者們,從飲食習慣到生活習慣,歸納總結了大量原因,來試圖解釋日本人停止長高的“謎題”,但也有人把目光指向了“房間里的大象”——基因問題。從常識角度來看,基因遺傳與環境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影響了一個人的身高。歐美人曾對雙胞胎進行過研究,報告認為個體身高差異的80%左右,是遺傳因素造成的。

        東京大學的研究團隊在《自然》雜志上發表了一篇論文,通過對19萬名日本人的基因組進行測序,在573個地方發現了與日本人身高有關的變異。結果顯示:可以使人變高的基因變異,在日本人群體中,可能已經被自然淘汰了。

        在日本的歷史上,更高的身高,可能是一種對生存“不利”的因素,更“矮小”的身高更有利于生存。這似乎表明,日本人和歐洲人在歷史上,曾處在不同的自然選擇壓力之下,而這種“不同”,最終影響到了日本人身高的基因。

        雖然研究沒有把話說明,但從我們非專業人士的視角來解讀,一個較為悲觀的結論可能是——這個島國上居民,從基因上來說,或許已經觸碰到了“身高天花板”。

        x 廣告
        x 廣告

        Copyright @  2015-2022 海外生活網版權所有  備案號: 滬ICP備2020036824號-21   聯系郵箱:562 66 2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