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央視網消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日前發布了專門關于中國經濟的第四條磋商報告,報告對中國經濟實現可持續、高質量的增長表示了信心。報告的主要負責人之一、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專家索娜麗·賈因-常德拉在接受總臺央視記者專訪時,對中國經濟的創新性和對全球經濟的提振作用進行了詳細解讀。
央視記者 殷岳:中國經濟的一大特點就是大力投資科技領域,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對中國經濟當前的創新性是如何評估的?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專家 索娜麗·賈因-常德拉:關于中國經濟的創新性,我們在幾年前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中做過分析研究,那次分析的結論是,在過去幾十年間,中國經濟在多個科技領域成為全球領軍力量,這背后的原因是中國進行了重要的改革來促進創新。
央視記者 殷岳: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一個估算顯示,中國經濟增速每提高一個百分點都會為世界經濟帶來提高0.3個百分點的積極刺激,您覺得這一點對全球治理特別是應對全球共同挑戰的意義是怎樣的呢?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專家 索娜麗·賈因-常德拉:我想特別說明的是,這一比例是平均值,具體每個國家受到的影響會不一樣。與中國貿易關系越緊密的國家越能從中國經濟增長中受益,對今年來說還有一個特殊的情況,鑒于本次經濟復蘇的特性,除了與中國有著密切貿易關系的國家之外,高度依賴旅游業的國家也將從中國經濟增長中受益。
Copyright @ 2015-2022 海外生活網版權所有 備案號: 滬ICP備2020036824號-21 聯系郵箱:562 66 2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