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地是“寶”的陜西考古又有重大新發現。
2018-2022年,西北大學、陜西省考古研究院、咸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單位,在位于咸陽市旬邑縣張洪鎮的陜西旬邑西頭遺址進行持續考古發掘工作,發掘出了甲字形大墓3座。
此次考古工作,先后發掘南頭、魚嘴坡、尖子、上廟、斜圳五個地點。發現仰韶、龍山、先周、西周、漢唐等各時期遺存,共發掘灰坑650余座,墓葬140座,陶窯、房址、灰溝等各類遺跡40余個,出土陶器、銅器、骨器、石器千余件。
截止目前,已發現史前、商周、漢唐等各時期遺存,初步判斷該城址面積約80萬平方米。
此外還發現了面積超過15萬平方米的大型圍溝墓地,發現墓葬近千座,以及大量帶有殉人的中型和大型墓葬。
其中,M90為東西向大墓,墓道向西,墓室東西長約6.5米、南北寬約5.2米,墓道長約9米、寬約3.3米。
墓道內發現排列有序殉人38具,分三層殉埋,布滿整個墓道。
墓室西側二層臺發現5具殉人,共計43具。
這也是目前全國發現的西周時期殉人最多的一個墓葬。
該遺址的發掘為涇河流域先秦時期文化序列、區域聚落形態及周文化起源研究均具有十分重要的學術意義。
Copyright @ 2015-2022 海外生活網版權所有 備案號: 滬ICP備2020036824號-21 聯系郵箱:562 66 2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