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天時間,美國又有至少4列火車脫軌了。
自2月至今,列車脫軌事故在美國已經發生了十多起。
(相關資料圖)
列車脫軌如此頻繁,固然與鐵路公司唯利是圖埋下安全隱患直接有關,但背后也暴露出美國聯邦和地方政府在監管等方面的制度性頑疾。
脫軌頻率:平均每天三起
當地時間16日凌晨,一列貨運列車在美國華盛頓州斯卡吉特縣脫軌。
雖然事故沒有造成人員傷亡,但卻導致近1.9萬升柴油泄漏,土壤遭到污染。
同一天下午,一列運輸汽車的列車在肯塔基州格倫代爾鎮發生事故,21節車廂脫軌。
這是格倫代爾鎮一年來第二次發生列車脫軌事故。去年7月,一列火車與當地一輛橫在鐵軌上的半掛式卡車相撞后發生脫軌。
鐵軌靠近市區,脫軌事故又屢次發生,令不少居民深感擔憂。
格倫代爾鎮居民:“我們感到很驚訝,因為我們完全想不到這么快又發生列車脫軌事故了。看看鐵軌,離建筑物多近,列車就這樣脫軌了,任何一起事故都可能帶來災難性的后果。”
此前一天的15日,美國還發生了至少兩起列車脫軌事故。
其中一列火車在亞利桑那州西部脫軌。起初人們擔心車上載有危險物品,隨后鐵路公司表示其運載的是玉米糖漿。
另外一列火車在途經在俄勒岡州拉格蘭德市時脫軌,一度對當地城市交通造成影響。
這些事故的發生并非偶然。
在美國,以逐利為目的的私人資本掌控了涉及國民經濟命脈和基本公共服務的諸多領域,為謀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無視公眾安危,最終導致問題日益嚴重。
多年來,為了提高運輸效率,美國列車的總長度和重量都在大幅增加,但相應的設備維護工作卻沒有跟上。美國鐵路公司通過各種手段壓縮成本、提高利潤,埋下諸多安全隱患。
△美國《雅各賓》雜志網站報道截圖
同時,鐵路公司斥巨資用于游說,與聯邦監管機構和政策制定者建立起穩固的利益鏈條,導致應有的政府監管大幅縮水。
△英國《周刊雜志》(THE WEEK)網站報道截圖
美國聯邦鐵路管理局的數據顯示,全美僅去年就發生了上千起列車脫軌事故,平均每天三起。
△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臺(NPR)網站報道截圖
公眾安全讓位于利益最大化
新的脫軌事故不斷發生,已經發生的事故卻遲遲得不到善后。
上月發生在俄亥俄州東巴勒斯坦鎮的化學品列車脫軌事故,導致大量有毒化學品泄漏和釋放,嚴重污染了當地的空氣、土壤和河流。
然而直到現在,事故現場仍在清理中。根據美國環境保護署的最新表態,清理工作可能還需要3個月才能完成。
△福克斯新聞下屬WTOV電視臺網站報道截圖
同時,美國普渡大學的研究人員從列車脫軌現場和周邊地區采集了約300份空氣和水質樣本后,還發現了當地環保部門未曾檢測的有毒物質。
以丙烯醛為例,根據美國國家醫學圖書館的介紹,這種物質“被吸入時毒性很高”,還會刺激皮膚和眼睛。而俄亥俄州環保部門一直宣稱當地水質安全,無論是飲用還是接觸都沒有問題。這令科研人員十分擔憂。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研究人員稱俄亥俄州列車脫軌現場的高濃度化學物質可能會帶來長期風險,在當地發現的含量最高的化學物質是具有毒性的丙烯醛。
此外,對污染廢棄物的處理,也引發了老百姓的強烈不安。
據美媒報道,之前在公眾壓力下被暫時叫停的東巴勒斯坦鎮受污染土壤外運行動已于近日重啟,新一批“毒土壤”被再次運往印第安納州帕特南縣。
△福克斯新聞網報道截圖
印第安納州政府本月8日發布檢測結果稱,受污染土壤中的二噁英含量沒有達到有害程度。但當地居民對這一檢測結果并不認同。
很多人認為,州政府指定檢測機構出具的報告并不可信,因為這家機構與處理受污染土壤的公司有著長期合作關系。
△印第安納州WISH-TV電視臺網站報道截圖
根據美國交通部的數據,美國每年約有450萬噸有毒化學品通過鐵路運輸,平均每天有1.2萬節載有危險物品的列車車廂通過城鎮,約有2500萬人生活在事故危險區。
在這種情況下,一旦發生與化學品運輸相關的爆炸和泄漏事故,對附近社區和生態環境構成的威脅可想而知。
△英國《周刊雜志》(THE WEEK)網站報道截圖
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所研究員劉衛東認為,美國列車脫軌事故頻發,暴露出美國政府的嚴重監管和治理問題。
一方面,美國法律在應急管理方面,對于聯邦和地方政府部門之間的責權劃分不夠清晰,導致事故發生后各方往往相互甩鍋推責。另一方面,近年來美國政府財政捉襟見肘,無論是日常管理、人員培訓還是事故后的處置,都缺乏足夠資金支撐。因此出事后,各級政府和各個黨派只想淡化事故影響,或用其他事情轉移公眾視線。
正是政府的不作為,縱容著鐵路公司不斷放松安全神經。
用匹茲堡“鐵路污染保護組織”創始人格倫·奧爾塞斯特的話說,鐵路公司正在與途經城市“玩輪盤賭”, “我們都是一場重大脫軌和爆炸事故的主要候選人”。
△英國《周刊雜志》(THE WEEK)網站報道截圖(格倫·奧爾塞斯特圖片源自網絡)
Copyright @ 2015-2022 海外生活網版權所有 備案號: 滬ICP備2020036824號-21 聯系郵箱:562 66 2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