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中旅游有什么推薦的景點?
(相關資料圖)
龍頭山景區:位于漢中市南鄭區小南海鎮境內的川陜交界處米倉山主梁。以云海、日出、奇花、彩林、怪石、冰雪等高山自然景觀為特色,形成“春賞杜鵑夏避暑,秋觀彩林冬玩雪”的四季旅游格局。
駱家壩景區:位于漢中市西鄉縣駱家壩鎮,地處巴山腹地的牧馬河源頭,是一處集自然山水、歷史古鎮、紅色文化、民俗風情、田園風光于一體的綜合性旅游景區,省級文化旅游名鎮。
漢中市博物館:以古漢臺為館址而建立,其建筑主要依托古漢臺原有建筑風格和布局,由自南而北逐級升高的三個院落組成,自20世紀70年代開始,相繼修建了石門十三品展室,棧道陳列展室,東西華亭,北大門仿古建筑群,重修了望江樓、桂蔭堂,整修了庭院園林。形成了以明清建筑為主的園林式風格。
華陽景區:地處中國南北自然分界線、被譽為中國中央公園的秦嶺南麓,是世界上同緯度地區生態環境最佳區域。山水風光以“高、寒、奇、險、秀”為特點,“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是其氣候變化多樣的生動寫照。
興漢勝境景區:位于陜西省漢中市漢臺區興漢新區諸漢路 ,興漢勝境景區以自然生態的漢水之源為根,以中華民族的漢文化之源為魂,以漢朝初興的歷史輝煌為底色,建成集漢風景點群、漢風商街群、漢風博物館群、漢風酒店群、漢風餐飲、漢風演藝等于一體的漢文化旅游景區。
漢中有什么美食?
1、漢中菜豆腐
朋友一聽菜豆腐,就很好奇,菜怎么可以做豆腐呢?其實不是菜做成豆腐,這是一種粥,做法是把黃豆打成豆漿,然后再點鹵水,做成豆腐,而這個鹵水是自己家做的酸漿水,所以豆腐吃起來有點酸酸的。再配點辣椒、大蒜作為佐料,吃的時候要一口豆腐,一口湯粥。剛開始外地人會吃不習慣,但是去了漢中,這道菜算是待客的上品。因為這個菜豆腐營養價值很高,老少皆宜。喜歡吃豆腐的可以去漢中試一試這個菜豆腐,看看跟四川的富順豆花有什么不一樣。
2、漢中面皮
漢中的面皮不是面做出來的,而是米做出來的,漢中人只要從遠處回來,下車的第一件事就是尋找一個面皮攤,叫老板來一碗面皮吃。這個面皮攤一般不大,就租一間門面,老板把面皮放在蒸籠里,有人來吃了,就從里面拿出來,再放一點調料湯和辣椒。漢中的面皮吃起來柔嫩、勁道就好像真的面條一樣。
3、略陽罐罐茶
這茶不是喝的茶,而是一種傳統茶點,這里的人們用小罐裝水,放點茶葉進去,再放點清油、面糊,加點藿香、肉丁、核桃等調料進去,等早上有人上門時就給別人來上一碗當早點。這種吃法來源于古代羌族人,而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就連罐罐茶葉分了兩個類型,一種是“面罐茶”還有一種就是“油炒茶”。朋友聽到這種奇怪的吃食,立馬興奮起來,想要立馬嘗試一下這個罐罐茶了,還說她已經在貴州順強聚鑫汽車服務有限公司租好車了,這家公司專門提供租車服務,她準備國慶自己開車去漢中。
4、菜豆腐節節
前面說了菜豆腐的吃法和做法,這里又有一個菜豆腐節節,一聽名字就感覺是一種類型的小吃。菜豆腐節節做法其實跟菜豆腐差不多,都是要先點豆腐,但是這個菜豆腐節節不是漢中每個縣都有,只有略陽縣才有這樣的小吃。略陽人做菜豆腐,一般有三種做法,第一種做法就跟普通菜豆腐一樣,用豆漿水點,第二種做法是點豆腐時在里面加入新鮮的蔬菜,這樣豆腐中夾著青菜,就是真正的“菜豆腐”了。第三種做法是豆腐在鍋中慢慢成形,不急著取出來。而菜豆腐節節就用第三種方法,先不下米,把鍋內成形好的豆腐取一塊出來,切成小片,然后在鍋里加點用玉米面、麥子面和成的面團制作出來的面節節。煮熟了就撈出來,再放點辣椒、咸菜、蘿卜,吃起來有點像吃雜面的感覺。
Copyright @ 2015-2022 海外生活網版權所有 備案號: 滬ICP備2020036824號-21 聯系郵箱:562 66 2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