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加碼對俄制裁牽連他國 專家:“長臂管轄”行為缺乏正當性

        2023-06-25 09:50:06       來源:環球資訊廣播

        當地時間23日,歐盟正式通過了第十一輪對俄羅斯的制裁措施,此輪制裁包括經濟制裁和對個人的限制措施,旨在加強打擊俄羅斯規避現有歐盟制裁的行為。

        歐盟官網截圖

        根據歐盟公布的消息,針對俄羅斯規避歐盟制裁的問題,歐盟決定進一步加強與第三國的雙邊和多邊合作,與有關第三國進行建設性對話。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但是,如果進行了相關努力,規避行為仍然是大規模的和系統性的,那么歐盟將有可能采取特殊的、最終的措施。在這種情況下,歐盟將限制已被禁止出口俄羅斯的貨物和技術——特別是戰場使用的產品和技術——向第三國銷售、供應、轉讓或出口。

        據悉,此輪對俄制裁禁止更多可能有助于俄羅斯加強軍事、技術能力的商品和技術,如航空材料經由俄領土過境出口到第三國。

        此輪制裁名單中增加了87個實體,歐盟將對這些實體實施更為嚴格的出口限制,包括4家制造并向俄羅斯提供無人機的伊朗實體、其他參與規避貿易限制的第三國實體,以及某些參與為俄軍方開發、生產和供應電子元件活動的俄羅斯實體。

        另外,此輪制裁還擴大了可能有助于俄國防和安全部門提升技術的限制物品清單等內容。

        路透社報道截圖

        歐盟各成員國常駐歐盟代表在6月21日就針對俄羅斯的第十一輪制裁方案達成一致。圍繞方案中的部分內容,多國存在巨大分歧,德國、土耳其、匈牙利等多個國家表示了異議,甚至是直接反對。

        德國主張只針對具體公司進行制裁,而非針對某個國家。

        也有歐洲外交人士警告說,針對中亞國家和土耳其等國的制裁措施可能適得其反。

        當地時間23日,俄羅斯外交部表示,歐盟國家通過針對俄羅斯的第十一輪制裁措施是非法的,作為回應,俄羅斯已大幅增加歐洲機構和歐盟成員國禁止入境俄羅斯人員的名單。

        俄外交部強調,西方國家任何不友好的舉動都將會遭到俄羅斯的及時反擊。

        上海外國語大學研究員姜峰在接受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記者采訪時表示,歐盟這種“長臂管轄”的行為在道義上缺乏正當性。

        ? 從國際法和國際行為規則上看,歐盟把制裁俄羅斯的措施擴大到了其他國家,是一種比較典型的“長臂管轄”行為,這也是本輪制裁方案引發歐洲內部激烈爭論和交鋒的原因之一。

        ?這種做法美國經常使用,例如特朗普政府時期,美國對伊朗采取了極端嚴厲的制裁措施,不僅針對伊朗,也殃及了與伊朗有經貿關系的歐盟等其他方的企業。歐盟對此曾經十分憤怒,并向美國提出抗議和交涉。

        ?既然歐盟曾經反對美國“長臂管轄”,但現在歐盟自己也這么做,在道義上就是自相矛盾的,歐盟很難自圓其說。

        歐洲智庫“歐洲政策中心”官網截圖

        姜峰同時指出,歐盟此輪制裁的效果將是非常有限的,并不能達到削弱俄羅斯的目的。

        ?歐盟各國越來越清楚地看到,這一輪制裁所面臨的一個未來發展的趨勢,就是制裁很難給俄羅斯這樣一個大國帶來根本性的影響。迄今為止,歐盟期待通過歷次制裁,讓俄羅斯經濟崩潰的景象并沒有出現。

        ?制裁對停止戰爭、達成和平的作用是有限的,而且擴大制裁有可能殃及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安全穩定,給疫情之后本來就艱難恢復的世界經濟加重負擔。這一點是很多國家不愿意看到的。

        關鍵詞:
        x 廣告
        x 廣告

        Copyright @  2015-2022 海外生活網版權所有  備案號: 滬ICP備2020036824號-21   聯系郵箱:562 66 2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