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嶺大熊貓佛坪救護繁育研究基地正式揭牌 擔任救護與治療康復功能

        2022-10-22 19:50:33       來源:cnBeta.COM

        秦嶺大熊貓佛坪救護繁育研究基地21日揭牌,大熊貓在秦嶺南麓又添“新家”。同時,此舉標志著陜西省大熊貓保護研究“一公園、兩基地”的規劃取得重要進展。

        據了解,2009年9月,秦嶺大熊貓野化培訓基地在佛坪縣大坪峪落成。2020年,陜西省在佛坪縣建設秦嶺大熊貓救護繁育研究基地,承擔起秦嶺大熊貓人工繁殖、秦嶺區域野外傷病大熊貓的救護、治療和康復等功能。

        秦嶺大熊貓佛坪救護繁育研究基地一期工程于2021年4月開工,2022年7月全面竣工。8月25日,首批名叫正仔、雪雪、佳佳、樂樂的四只大熊貓順利入園,目前狀態良好。秦嶺大熊貓佛坪救護繁育研究基地的建設運行,將搭建起秦嶺大熊貓保護合作的橋梁和紐帶,也將成為佛坪縣全域旅游和佛坪國寶旅游度假區的一個重要節點。

        該基地距離佛坪縣城13公里,海拔1350米,占地總面積937.5畝,共分為大熊貓救護繁育、科研科普宣教、管理服務、野外放歸培訓4個功能區和1個熊貓飼料基地。此外,擬建設大熊貓館舍、室外活動場地20個,并配套熊貓育幼室、熊貓醫院、大熊貓科研樓等設施?;赝耆ǔ珊?,秦嶺大熊貓人工繁育能力將達到每年2只至4只,大熊貓人工飼養容量達到40只至60只。

        秦嶺是中國大熊貓的重要分布區,秦嶺大熊貓是一個獨特的大熊貓種群,具有獨特的遺傳特性,其形態有別于國內其他分布區的個體。有關資料顯示,秦嶺大熊貓和四川大熊貓在形態上已形成明顯差異,四川亞種的頭長近似熊,秦嶺亞種的頭圓更像貓,且具有較小頭骨、較大牙齒。在皮毛顏色方面,秦嶺大熊貓胸斑為暗棕色、腹毛為棕色,四川大熊貓胸斑則為黑色、腹毛為白色。

        陜西省佛坪縣是秦嶺大熊貓的最早發現地,也是秦嶺大熊貓分布的核心區域,大熊貓自然分布密度居全國之首,大熊貓種群數量由上世紀八十年代的10余只,增加到現在的130余只,其數量占秦嶺大熊貓總量的1/3。在此間開展秦嶺大熊貓救護、野化培訓、繁育研究和科普教育,具有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和自然條件。(完)

        【編輯:姜雨薇】

        x 廣告
        x 廣告

        Copyright @  2015-2022 海外生活網版權所有  備案號: 滬ICP備2020036824號-21   聯系郵箱:562 66 2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