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丨搜狐汽車·汽車咖啡館
作者丨母智婕
哈弗梟龍,重任在肩。
【資料圖】
面對國補退出和降價潮沖擊,新能源市場增速趨緩,行業內卷加劇。乘聯會數據顯示,2022年,國內插混車市場首次突破百萬輛大關,達到142萬輛,同比增長160.5%,跑贏純電車74.2%的增速大盤。
為樹立起長城新能源的大旗,相比于2023年上半年即將密集推出的銀河L7、比亞迪宋PRO DM-i冠軍版、深藍s7等幾家插混直接競品,哈弗梟龍系列率先上市,把價格這張底牌提前亮出,以哈弗梟龍和哈弗梟龍MAX打響轉型“第一槍”。
“新能源競爭是一場馬拉松,下半場開始后拼的不僅是產品,更是用車生態。只有掌握核心技術和擁有超強基礎能力的品牌才能走得更遠。”
5月15日,長城汽車CGO李瑞峰接受了搜狐汽車在內的小規模媒體專訪,展望了當天上市的梟龍系列的未來規劃,分享了新能源時代哈弗轉型具備的技術實力和體系優勢。
產品力:再造新能源時代的“哈弗H6”
2022年,長城汽車累計銷量達106.75萬輛,同比下降16.66%。其中,新能源車型銷量13.18萬輛,占比為12.34%,低于整體新能源市場28%的滲透率。
“哈弗新能源的轉型,決定著長城新能源的成敗。”李瑞峰為哈弗的定性擲地有聲。
5月15日,長城汽車旗下梟龍系列電混SUV正式上市,售價13.98萬元起,是哈弗品牌旗下最便宜的插電混動。梟龍三款車型指導價13.98萬-15.68萬元;梟龍MAX三款車型指導價15.98萬-17.98萬元,搭載Hi4混動四驅系統。梟龍系列SUV被認為很有可能是繼國內SUV市場常青樹——哈弗H6后的又一代經典。
作為內卷市場中率先亮劍的一家,哈弗的定價戰略展現出的不僅是對用戶的誠意,而且說明哈弗新能源轉型的必備性基礎工作已經全部完備。
新的產品序列方面,哈弗周密排兵布陣,產品推新節奏有條不紊。“除了這次的哈弗梟龍、哈弗梟龍MAX,我們今年還將會有6款全新的和改款的PHEV的車型。”李瑞峰透露,在哈弗的新能源網絡里面,城市SUV和硬派SUV兩個子序列的PHEV和EV車型已經全面下線。
Hi4作為標志性的技術問世后,長城如何處理燃油車和新能源車的關系?李瑞峰沒有直接回答各自預計占到的比例,而是從時間跨度上給出答案:“短期燃油車和新能源,哈弗雙線并行,彈藥充足。”
技術力:首創Hi4,為科技平權而來
“我們的電四驅Hi4技術,十年之內絕對沒有對手。Hi4電四驅,將溢價讓給用戶,做到科技平權。”
李瑞峰喊出這句口號的自信,在于Hi4技術優越的性能表現。此次長城汽車全球首創的智能四驅電混技術Hi4,專為新能源全場景高階駕駛需求設計,基于不同工況特點和需求通過3擎9模的動態切換,使整車能效能在全工況達效率發揮到極致,將家用SUV提到新的價值標準。
李瑞峰以“四驅的體驗、兩驅的價格;四驅的性能、兩驅的能耗”來通俗解釋Hi4四驅技術的亮點。強動力、低油耗、等價四驅平替兩驅,Hi4四驅,承載了哈弗推動進入全民電四驅時代的使命,更寄托了哈弗以“科技平權”決勝新能源賽道的雄心。
新能源時代的汽車競爭,本質上是技術儲備的競爭。在技術研發方面,長城汽車堅持過度投入,做技術先行者。
李瑞峰扔出了一組組數據:2023年,長城汽車全球研發人員計劃達到3萬人,其中軟件開發人才1萬人;
哈弗技術中心園區總投資50億元人民幣,包含造型中心、試制中心、試驗中心,工程技術人員規劃達萬人,其中海內外專家1000余人;
2022年,長城全年研發投入121.81億元,蟬聯中國民營車企年度專利公開量、在華車企專利授權量和新能源汽車領域專利公開量、授權量四項第一;
到2025年,長城累計研發投入1000億元……
要做到長期引領,長城汽車在技術方面還依托森林生態體系和覆蓋全球的研發布局。
在新能源領域,長城汽車確立了混動、純電、氫能三軌并行,多條技術路線并舉的發展策略,構建出業內領先的“光伏+分布式儲能+集中式儲能”的能源體系,完成“太陽能-電池氫能一車用動力”的全價值鏈布局。
“以前瞻性產業布局落子成‘點’、以核心技術布局貫穿連‘點’成‘線’、以產品矩陣布局面向用戶市場擴‘線’成‘面’,共同構成長城汽車森林式生態的發展邏輯。”李瑞峰用巧妙的比喻闡釋了長城汽車的研發布局思路。
當前,長城汽車已經建立起9大研發基地、5大軟件研發中心,以中國總部為核心,涵蓋歐洲、亞洲、北美,在氫能、太陽能等清潔能源領域進行全產業鏈布局。
“只有守得住才能跑得遠。這里的‘守’不是防守,而是守正,走正道。長城從來不怕打‘價格戰’,但怎么打值得商榷。”李瑞峰坦言,32年專注造車的經驗,讓長城汽車追求有質量的市場份額。在中國汽車市場轉向質量競爭階段下,選擇秉承“五個堅持”:
堅持長城智能新能源的戰略定力不動搖;堅持全球化戰略步伐要快速推進和落地;堅持誠信造車本質和良心造車品質;堅持核心技術的引領和逐漸的量化突破;堅持以用戶為中心,滿足用戶對于新能源的真實需求。
“市場屢屢出現用戶車還開著,企業卻破產倒閉的殘酷現實。品牌退市、服務無門,最后損害的是消費者的利益。”李瑞峰說。
純靠低價獲取市場,無異于飲鴆止渴的自殺,摧毀的不但是消費者對國貨的信心,更是中國制造業辛苦打下的基礎。長城以技術的“卷”來良性競爭,無疑做出了科技驅動競爭的良好示范。
體系力:打造新能源網,與經銷商共商轉型
“哈弗的新能源網絡,包括新組織、新架構、新形式、新服務。”供應鏈整合在內的生態優勢成為哈弗引領新能源下場的核心競爭力。
新的組織架構方面,包括內部硬件、軟件和信息服務流程已經全部完備。“哈弗新能源網絡以一個獨立的形象存在”,李瑞峰透露,“在年底之前,我們預計將會有800家4S店網絡以及其他的網絡形態要鋪設完畢。”
當前,哈弗新能源的渠道主要有發展的新網點、部分過渡店和商超渠道。150家網點是體驗中心的形式,商超作為補充。
李瑞峰稱,2022年因為受市場環境影響,芯片、電池供應、原材料成本增長等承壓,長城汽車全年的銷量和消費意向有所下降。
“經過和經銷商、投資人反復的明確方向之后,我們達成了對新能源轉型過程中的戰略的共識和觀點和思想的一致性,做到了共商共策,相互奔赴,共創未來。”李瑞峰肯定了經銷商付出的努力,將近三個月的時間,工程量是極大的,“集中力量優先把資源配置給集團經銷商,才有現在哈弗新能源網絡超乎想象的快速落成。”
同時,長城汽車的新能源轉型得到了老經銷商的支持,得以把相關資源聚焦在長城的網絡里來。“有60%、70%的經銷商都是跟隨我們長城公司十幾年的老經銷商,這對我們多年里誠信合作、廠家共榮的一種體現”,李瑞峰自信表態。
關于合資車企不斷試水的直營模式,李瑞峰表示:“長城的直營模式目前還處在試水階段。”
2022年起,長城汽車開始在北上廣深這樣的超大量級城市嘗試直營店模式,如歐拉在北京的直營店、坦克孵化的直營店等。“我們未來如果建設直營店,更多還是希望直連市場,去驗證原來制定的方法策略是否得當,反饋實際的狀態。”
“新能源時代,中國汽車需要品牌向上、品質向上、技術向上。”李瑞峰總結。作為中國唯一、世界唯二完成能源、智能化兩大領域扁平化、網絡化、去中心化的全產業鏈布局的企業,長城汽車將以實力助力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崛起。
2023年,坐等長城汽車強勢起跳。
Copyright @ 2015-2022 海外生活網版權所有 備案號: 滬ICP備2020036824號-21 聯系郵箱:562 66 2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