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球化趨勢,一些強勢的物種也乘著這個由人類創造的風口,瘋狂發展了一波種群開始走向了“全球化”。
入侵物種帶來的生態危機是經濟全球化帶來的“副作用”之一,它讓許多國家都頭痛不已。
中國擁有6種不同的氣候類型,豐富的氣候類型創造了中國東西南北截然不同生態系統,而這也讓我們國家成為遭受外來物種入侵危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
據統計,在中國形成規模的外來入侵物種就達到了670余種,而有215種已入侵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在南方有一種臭名昭著的入侵物種——紅棕象甲便是其中之一。
由于它們的宿主植物大多是棕櫚科植物,我們熟悉椰子樹,檳榔、海棗這些農業經濟作物都是它們的宿主,被它們寄生的植株往往都難成活,所以這種昆蟲有“棕櫚殺手”之稱,是全球迄今為止侵入性最廣、最嚴重的害蟲之一。
中國的南方的許多地區都有紅棕象甲的身影,最初它們是在海南、臺灣、廣東等省份活躍,但是目前在浙江、上海等地都已經普遍存在,其對農作物的破壞遠超想象,有些農民不注意的話,成片的農作物被一鍋端。
不過有意思的是,紅棕象甲的幼蟲是非常有名的東南亞美食,被稱為椰子蠕蟲,在中國南方的一些地區也非常流行,而且價格十分昂貴。
在越南的市場上,一只普通大小紅棕象甲幼蟲就可以賣到25000越南盾(相當于7.5元人民幣1只)還供不應求。
那么問題就來了,既然是美食,還比較昂貴,為什么還能夠讓它泛濫成災呢?
紅棕象甲如何破壞植物?
紅棕象甲的原產地是亞洲熱帶地區,在外觀長相上和我們熟悉的一種中國本土的物種——竹象非常相似,很多人都會把它誤當作竹象,其實從前肢的長短可以簡單分辨彼此,竹象的前肢要遠長于中后肢,而紅棕象甲的6只腳都差不多長。
雖然兩者都被認為是討厭的害蟲,但作為入侵物種缺少天敵的紅棕象甲明顯混得更好,它們的破壞力遠超竹象。
大部分昆蟲都只會專門寄生一種植物,紅棕象甲最早也只在椰子樹上被發現,但是隨著它們入侵全球,它們已經被發現最少在19種棕櫚科植物上寄生。
除了棕櫚科之外,目前在甘蔗、蘋果、以及香蕉等跨度極大的植物上也都可以看到他們的身影。
它們在不同的宿主身上有不同的繁殖周期和繁殖情況,據信幼蟲在棕櫚科上的發育時間最短,而在甘蔗上最長,同樣產卵數量也是棕櫚科上最多,可以達到300枚左右,而甘蔗只有100枚左右。
另外,在紅棕象甲目前已知的宿主中,最常見的也已經不是椰子樹了,而是海棗——另一種棕櫚科農作物,目前全球種植椰子樹的國家中大約只有15%報告了紅棕象甲的侵害,而海棗種植達到了50%。
其實,這種不挑宿主的特性,就是它們成為讓人頭疼的入侵物種的原因之一,因為沒人會去在意那些沒有經濟效益的植物,而通過這些植物它們又可以繼續傳播到經濟作物上。
在紅棕象甲的熱帶原產地,它們一年會產卵三次(在高緯度地區年產卵次數會減少),主要產卵對象是3-15歲樹齡的植物。
成蟲會將卵產在樹冠或者嫩葉處,大約100天時間卵就會孵化,幼蟲以柔軟的纖維和頂芽為食,隨著成長幼蟲會在樹干內部挖隧道,由內而外破壞一株植物,所以紅棕象甲對宿主的破壞主要是通過幼蟲。
蛹化的時候幼蟲會離開樹干內部并結一個由棕櫚纖維組成的蛹,圖源:Luigi Barraco
其實,被紅棕象甲寄生的樹木有點像得了惡性癌癥,宿主幾乎是必死的(這點和許多寄生關系不同),但是在剛剛被寄生的時候卻看不出任何的異樣,一旦樹干表面出現蟲洞,那就來不及拯救了,內部已經被掏空得差不多了。
由于紅棕象甲的成蟲傾向于對已感染的樹木產卵,所以被寄生的樹木死亡得比較快,一般而言只有6個月。
我們前面提到過紅棕象甲讓人頭疼的一個原因是它們不挑宿主,第二個原因就是它們是昂貴的食材。
屢禁不止的養殖業
許多昆蟲都有食用價值,即便我們許多人會覺得難以下咽。紅棕象甲的幼蟲更是被描述為一種絕佳的美食,人們認為它營養豐富,同時不受污染——因為它們一生都在樹干內部。
所以,紅棕象甲幼蟲在一些地區是比較受歡迎的,特別是東南亞國家,以及中國南方的許多地區,都有吃它們的習慣。
人們對紅棕象甲幼蟲烹飪方法也是多種多樣,從燒烤到清蒸到油炸都可以,其中最受歡迎就是直接蘸一下調料生吃——真正做到上等食材只要最原始處理方法。
所以,即便它們是公認的害蟲,但養殖業還是如火如荼,在東南亞和中國南方都有許多養殖戶專門養殖這種幼蟲。
據2021年2月份南國今報的報道,僅中國廣西養殖的紅棕象甲幼蟲就超過1000萬只,不過在排查的時候,調查人員發現很多養殖戶都不知道自己養殖的是紅棕象甲幼蟲,而是被一些采購商欺騙是在養殖“竹蟲”。
由于紅棕象甲對經濟作物的破壞非常驚人,經常都是成片的侵害經濟作物,讓農戶損失慘重,所以許多國家都禁止養殖。
但因為需求的存在,這種禁止從來沒有真正起效過。越南是紅棕象甲幼蟲消費和養殖大國,他們在2016年的時候就明令禁止養殖,但每年的供應量都還在上漲,當然這些上漲的部分不太可能是野生的。
中國的情況也差不多,而且中國的許多養殖戶甚至都不知道自己養殖的是紅棕象甲,所以禁止就更難起效了。
由于養殖業的存在,總會有一些傳播到野外,所以養殖是它們現在傳播驚人且難以控制的另外一個原因。
最后:為什么沒人去抓野生的?
當我們談論可以吃的入侵物種的時候,我們往往會想到為什么吃不能解決問題。
對于其它入侵物種而言,吃很難解決問題的原因是它們建立野外種群,無論你怎么吃,它們都已經在野外扎根了,會持續破壞生態。
而對于紅棕象甲而言,它們的隱蔽性還太高了,很難實行抓捕,幼蟲一般只是在樹木被掏空并枯死的時候才會顯露出來。
其實,紅棕象甲的防治一直都是世界性難題,許多方法都是治標不治本,農戶唯一能做的就是檢查好樹苗別引入存在蟲卵或者幼蟲的樹苗,一旦發現紅棕象甲的存在就需要經常噴灑農藥避免植株受到影響。
Copyright @ 2015-2022 海外生活網版權所有 備案號: 滬ICP備2020036824號-21 聯系郵箱:562 66 2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