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夜間,獅子座流星雨將迎來最佳觀賞時段,并在18日早晨達到極大。
獅子座流星雨是著名的周期性爆發流星雨,因在歷史上非常出色的表現,而贏得“流星雨之王”的稱號。
“陪你去看流星雨 落在這地球上”
大家準備好愿望了嗎?
與喜歡的人看流星雨之前,讓我們先一起了解流星雨背后的科學知識!
流星?流星雨?流星暴?
流星是毫米級至厘米級尺寸的微流星體高速進入大氣層,擠壓摩擦大氣導致小行星表面溫度升高,燒蝕引起的發光現象。
大部分流星解體高度在80-120公里高度,并且不會伴隨聲音。
流星雨是成群的流星與地球相遇。
人們看到大量流星從夜空中某一點迸發并墜落的現象,該點也被稱為流星雨輻射點。
通常以流星雨輻射點所在天區的星座命名流星雨。比如獅子座流星雨、英仙座流星雨等。
當流星雨超過一定強度(比如每小時天頂流星數超過1000顆),就可以稱為流星暴。
流星是怎么形成的?
流星雨的母體一般為彗星,也有流星雨的母體為小行星。
彗星是水冰和砂礫構成的臟雪球。在靠近太陽時,升華的水冰會攜帶砂礫脫離彗星表面。
隨著引力和光壓等擾動作用下,砂礫逐漸散布在彗星運行的軌道上,形成一個布滿砂礫的橢圓條帶,像是一條長長的圍巾。
當地球穿過這條砂礫帶時,就會發生流星雨現象。
雙子座流星雨的母體為3200 Phaethon小行星。然而,為什么小行星會成為流星雨的母體,至今還沒有完全解釋清楚。
其中一種解釋是,3200 Phaethon小行星可能在很久以前經歷了一次嚴重的太陽系“交通事故”,從而產生了大量濺射物,散布在運行軌道上。
流星是五顏六色的?
獅子座流星雨通常因其閃爍的流星像明亮的火球而聞名,它們長長的流星余跡通常呈藍色和綠色。
那么,不同顏色的流星有什么區別呢?
其實,流星顏色是流星體的化學成分及反應溫度的體現,不同成分的流星穿過大氣層時,會顯示出不同的顏色。
流星體的主要成分為鈣、鎂、鈉、鐵、硅等元素。不同元素在燒蝕時會發射出不同波長的光。
比如,鈣原子發生紫色的光;鎂原子發出藍綠色的光;鈉原子發出橘黃色的光;鐵原子發出黃色的光;硅原子發出紅色的光??諝庵斜姸嗟牡踉觿t發出紅色的光。
流星的顏色還與燒蝕溫度相關。很多流星在初始階段往往會拖著一條綠色的尾巴,對應著高層大氣中氧原子的發射譜線。
隨著溫度的升高,流星本體受到更多燒蝕,逐漸呈現出流星本體物質的發射光譜特征。不同物質成分的燒蝕溫度不同,進一步增加了流星光譜的復雜性。
獅子座流星雨:是我“發明”了流星雨!
根據上文的簡單科普,相信大家對于獅子座流星雨有了初步的認識。
獅子座流星雨的母彗星是坦普爾-塔特爾彗星,它在自己的軌道上散落了大量碎石塊和塵埃碎片。
每年11月,當地球通過這顆彗星遺留的碎片帶時,獅子座流星雨便如約而至了。
北京時間18日凌晨6:00,流星雨的輻射點將升起至東南方地平線以上約70°,屆時有機會觀賞到數量最多的流星。
如果在大城市,每小時有機會看到約2顆流星;如果在光污染較小的地方觀賞,理想狀態下,每小時有機會看到約15顆。
事實上,正是1833年獅子座流星暴的出現,演變出“流星雨”的說法。據相關記載,這場流星雨的每小時流星數達數萬顆。
幸運的是,本次流星雨恰逢新月過后不久,天黑后月亮很快會落到地平線以下,因此對流星雨觀賞基本無影響。
除此以外,觀賞流星雨不需要借助望遠鏡設備,天氣越晴朗、觀賞環境越黑、視野越開闊越好,因為全天各處都可能出現流星。
Copyright @ 2015-2022 海外生活網版權所有 備案號: 滬ICP備2020036824號-21 聯系郵箱:562 66 2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