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喜歡在家里養一些寵物,或者是一些家禽,但飼養它們存在一些風險。
據“杭州日報”報道,今年50歲的女子,近日因高熱、重癥肺炎難以消退入院,但在進行治療后,并無好轉,當地醫生向其本人及家屬坦言,病因不明,病情危重,隨時有生命危險,建議轉院,于是她被轉送到浙江省人民醫院。
在接受肺部CT檢查后,感染科主任醫生發現其右肺都已變白,經過詳細聞訊她起居生活,找到了真兇,也就是鸚鵡熱。
原來該女子居住農村,豢養有雞鴨,而正是跟它們近距離接觸的時候,感染了“鸚鵡熱衣原體肺炎”,找到原因后,醫生很快制定了針對性的治療方案,之后將其從鬼門關拉了回來。
醫生稱,鸚鵡熱又稱為“鳥疫”,是一種人畜共患的傳染病,由攜帶鸚鵡熱衣原體的鳥類及禽類傳染給人,春季傳染病高發,尤其需要大家警惕。
“一般認為,混于塵埃中的衣原體或感染性氣溶膠可經由呼吸道引起吸入性感染;而接觸帶菌鳥或禽類及其污染的分泌、排泄物等,則可經有破損皮膚或黏膜以及消化道等多種途徑獲得感染。鸚鵡熱衣原體侵入人體后,潛伏期一般為7-15天,短則3天,最長可達45天。”
感染后臨床表現為高熱、寒戰、劇烈頭痛、肌痛、干咳、呼吸困難和胃腸道反應,由于其癥狀和流感很像,所以早期容易被誤診,醫生稱密切接觸鳥與禽類的人群為易感人群,需要做好防護,佩戴好口罩、手套,并進行及時消毒,在食用禽類時同樣要徹底烹熟。
Copyright @ 2015-2022 海外生活網版權所有 備案號: 滬ICP備2020036824號-21 聯系郵箱:562 66 2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