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頡滿斌
“靈臺縣從2016年開始進行老果園改造,蘋果樹越種越矮,效益卻越來越高。”4月23日,全國老果園改造研討會暨矮砧蘋果集約高效栽培協作組年會在甘肅靈臺舉行,該縣果業辦公室技術人員任軍民在優德隆老果園重茬更新改造示范點向記者分享了老果園改造的成果。
【資料圖】
2021年底優德隆老果園重茬更新改造示范點推行重茬建園,將650畝老果園挖除后,按照秋季土地深翻晾曬、土壤無害化處理、開挖營養槽、施入有機肥(腐熟羊糞)回填,次年春季搭設籬架、配套滴管設施、開挖定植坑的抗重茬建園順序,一次性完成苗木栽植,有效破解了老果園更新不能重茬的難題,縮短了掛果周期,提高了土地利用率。
任軍民介紹,改造后,果園生產的一級商品果價格基本在每斤12元至15元,經濟效益可觀,而且果實外觀鮮紅亮麗,肉質緊實,味道香甜,含干物質高達16.5%,具有極強的抗氧化能力。
改造完成的果園。頡滿斌 攝
為什么要進行老果園改造?
“我國是世界最大蘋果生產和消費國,同時,蘋果也是我國第二大水果。在逐步由蘋果生產大國向蘋果產業強國邁進的過程中也面臨的一些挑戰和機遇。”全國農技中心園藝處主任王克健在研討會上坦言,“目前,品種和種苗質量問題比較突出,果園立地條件差、基礎設施薄弱,生態綠色生產壓力大,勞動用工多、機械化率低這些難點問題亟待解決。”
同時,在防止耕地“非糧化”政策背景下,良田好土要優先保糧食,果樹苗木盡量上山上坡,靠面積取勝的老路行不通了。
老果園改造迫在眉睫!
怎么改?
“重茬更新和嫁接換優是兩種主要方式。”任軍民說,幾年來,靈臺縣通過這兩種方式,已完成全縣3萬多畝的老果園改造。
位于獨店鎮的皇甫生態農業有限責任公司矮砧密植果園在近年的經營發展中,經過市場檢驗和效益對比分析,逐步對富士等經濟效益低的原栽品種,通過嫁接改造為新優品種,提高果品收益。
獨店鎮鎮長馬文瑞介紹,在嫁接方式上,果園采取低位蹲靠嫁接技術,在中干短截后,嫁接2個接穗,接穗成活木質化后,將兩個接穗蹲靠嫁接在一起,提高樹體營養供給,增強樹體的穩定性。在后續管理上,對嫁接換優的果樹,嚴格落實肥水供給、拉枝除萌、樹體培養、病蟲害防治等管理措施,促進改造果樹早日結果。
“通過嫁接改造,有效改良果樹品種純度和品質,提升果品質量,預計豐產季每畝增收1.5萬元,極大增加經濟效益。”馬文瑞說。
新優高端品種試驗推廣中心。頡滿斌 攝
在老果園改造的同時,靈臺縣積極探索“產、學、研”融合發展模式,2020年10月建成的新優高端品種試驗推廣中心,通過校地合作的方式,與國家蘋果產業技術體系、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共同建設高標準、專業化、智能化試驗田和實驗功能室,以及集科學性、示范性、實用性為一體的高標準產學研基地。
縣果品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張勇介紹,中心通過建立專業化的技術團隊,深入研究推廣隴東地區喬化果園改造和旱塬現代矮砧果園栽培新優技術。
記者在現場看到,建設的試驗田中,劃分了不同功能的試驗小區,栽植培育國家蘋果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馬鋒旺團隊最新雜交選育的蘋果品種優系40種、國家蘋果產業技術體系副首席科學家張東團隊選育的砧木優系34種。示范推廣瑞陽、瑞雪、愛妃、秦脆、瑞香紅、維納斯黃金、信濃金等蘋果新優高端品種60余種。
“從2016年至今,靈臺縣完成了3萬余畝老果園的改造,更新了優良品種,效益提升了,機械化程度更高了。”任軍民說。以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新機制“四新”推廣應用為主要內容,靈臺縣全面推行老果園改造,加快推進蘋果產業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的探索還在繼續。
Copyright @ 2015-2022 海外生活網版權所有 備案號: 滬ICP備2020036824號-21 聯系郵箱:562 66 2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