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課、授課、評課……長春市二道區育行特殊教育學校舉行課堂教學研討活動|環球快報

        2023-04-27 20:22:40       來源:北京青年報官網

        原標題:說課、授課、評課……長春市二道區育行特殊教育學校舉行課堂教學研討活動


        【資料圖】

        為提升教師專業化水平,夯實教師駕馭課堂教學的基本功,4月20日至26日長春市二道區育行特殊教育學校開展教研活動。

        聚焦現場,看該校教師如何展現教育教學成果,又如何拓展教育思路呢?

        首先,說課環節。該環節有效地調動了教師投身教學改革,學習教育理論,鉆研課堂教學的積極性。通過說課,讓授課教師說說自己教學的意圖,說說自己處理教材的方法和目的,讓聽課教師更加明白應該怎樣去教,為什么要這樣教。從而使教研的主題更明確,重點更突出,提高教研活動的實效。

        其次,在授課環節分為生活數學組、語文組、適應組等多個組。

        生活數學五年級組開展了同課異構教研活動,以《百以內的加減法》為授課內容,分別根據本班孩子的情況設計了合適的教學內容和課堂活動。既要面向全體學生,又要滿足學生的個別化需求,充分體現出分層教學在數學課堂中的應用。把現代信息技術、教具學具作為學生學習數學和解決問題的有力工具,使之相輔相成,相互滲透,讓學生從課堂走向生活,有效地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在《得數是5的加減法》一課中,不僅充分利用常規學具,還根據孩子們的特點自制學具,因材施教,體現了個別化教育的落實。在《認識鐘表》一課中,合理利用實物和繪畫的融合教學,寓教于樂,讓學生多方面認識鐘表,為認識時間打下基礎。

        五年級組生活語文同課異構的展示活動中,以《端午粽》為授課內容,針對本班孩子的實際情況開展了不同的教學設計和課堂活動。在課堂中重視培養不同層次學生的傾聽與說話能力、識字與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和綜合性學習能力,充分體現了個別化教育的落實,培養學生適應生活的語文素養。通過視覺、觸覺、味覺等多感官教學,以學生為本,為學生通過感知、體驗、參與等多種方式進行語言文字學習創造了條件。構建了以生活為核心的開放而適性課堂,課堂聯系實際,幫助學生提高文化素養。在《比尾巴》一課中,為同學們創設了一個童話情景,讓孩子們扮演小動物,裝扮尾巴,通過摸一摸看一看比一比來感知課文內容,聯系生活實際創造了條件。在《我家真干凈》一課中,充分展現了游戲的魅力,孩子們在游戲的調動下非常積極,真正地做到了從玩兒中學。

        生活適應組的老師展示了《找朋友》和《打電話》一課,采用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的授課方式,創設生活化情境,融合生活教育理念,重視培養學生的社交能力、適應能力,尊重學生個體差異,因材施教,滿足個別化教育的需求,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關注學生生活實際,幫助學生更好的融入社會。《郊游》一課,利用對生活的體驗,創設生活化情境,引入歌曲,引發學生對歌曲的思考,讓學生對音樂的內涵有了更深層次的感知。又融合了打節奏、游戲等多種教學形式,不僅起到了康復效果,還讓學生在美妙的音樂聲中學到知識。

        在評課環節,各教學小組也進行了深入交流與探討,分別從學生的參與度、個別化教育的落實等方面進行評課,大家各抒己見,交流自己的感受和建議,充分認識到差異教學、因材施教和個別化教育落實的重要性,也促進了教師轉變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觀念,同時幫助和指導教師總結教學經驗,形成教學風格,提高教育教學水平,各項信息也得到了及時反饋、評價與調控,調動了教師教育教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學校負責人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此次教研活動,不僅優化了課堂結構,提升了教師的教研水平,促進教師專業化快速化的發展,也加強了教師們的交流,促進了學校良好教風的形成,讓教師們充分認識到自己對教材的理解和課堂設計等方面與他人的差異,從而達到優勢互補、相互切磋與共同提高的目的。

        “未來的探索道路上,育行特教將同中求異,完善融合教育,為特殊兒童的發展開辟一片湛藍的天空!”負責人說。

        中國吉林網 吉刻APP記者 越明

        關鍵詞:
        x 廣告
        x 廣告

        Copyright @  2015-2022 海外生活網版權所有  備案號: 滬ICP備2020036824號-21   聯系郵箱:562 66 2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