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海清科凈利連續三年倍增 30%員工研發12項技術國內領先|環球快看點

        2023-05-23 08:57:18       來源:長江商報

        國產半導體設備細分環節有了重大突破。

        5月21日晚間,國內CMP(化學機械拋光)設備巨頭華海清科(行情688120,診股)(688120.SH)披露自愿性公告,公司新一代12英寸超精密晶圓減薄機Versatile-GP300量產機臺已經發往集成電路龍頭企業。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華海清科這一公告引發業內廣泛關注。此前,這一領域一直依賴進口,華海清科初步實現了國產替代。

        華海清科從事半導體專用設備的研發、生產銷售及技術服務,公司高度重視研發,近幾年,公司研發人員占員工總數的30%左右。公司有12項核心技術,系國內領先,均來自于自主研發。

        近幾年,華海清科的經營業績高速增長。2022年,公司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以下簡稱“凈利潤”)5.02億元,同比增長152.98%。2020年、2021年,其凈利潤同比均以翻倍速度增長。

        超精密減薄技術填補國內空白

        華海清科的研發獲得重大突破,相關技術填補了國內空白。

        根據公告,近日,華海清科新一代12英寸超精密晶圓減薄機Versatile-GP300量產機臺出機發往集成電路龍頭企業。

        華海清科表示,Versatile-GP300機臺通過創新布局,集成超精密磨削、拋光及清洗單元,配置先進的厚度偏差與表面缺陷控制技術,提供多種系統功能擴展選項,具有高精度、高剛性、工藝開發靈活等優點,可以滿足集成電路、先進封裝等制造工藝的晶圓減薄需求。

        公告稱,華海清科針對Versatile-GP300進行了工藝性能水平及智能化控制的迭代升級,在核心技術指標方面取得新突破。Versatile-GP300量產機臺的超精密晶圓磨削系統穩定實現了12英寸晶圓片內磨削TTV<1um,達到了國內領先和國際先進水平,并配備了新開發的CMP多區壓力智能控制系統,突破傳統減薄機的精度限制,實現了減薄工藝全過程的穩定可控。

        有消息稱,2021年9月底,Versatile-GP300首次實現出貨,該減薄機主要應用于3DIC與先進封裝領域的晶圓背面減薄環節,是實現系統級封裝與3DNAND多層堆疊等先進工藝的關鍵。

        華海清科的這份公告,對業內影響不小。過去,中國先進封裝減薄機幾乎全部依賴進口,其中以日本DISCO、東京精密株式會社和以色列ADT公司(被光力科技(行情300480,診股)旗下的先進微電子有限公司收購)為主,日本巨頭DISCO占有約70%左右份額。

        華海清科的產品優勢在于,其還將超精密減薄單元與CMP單元有機整合,實現減薄和拋光工藝整合,從而一次性實現超高平整減薄與全局平坦化拋光,具有更高效率。

        華海清科在公告中表示,Versatile-GP300量產機臺進入大生產線,標志著其性能獲得客戶認可,填補了國內芯片裝備行業在超精密減薄技術領域的空白。同時隨著先進封裝、Chiplet等技術的應用將大幅提升市場對減薄設備的需求,本次12英寸超精密晶圓減薄機量產機臺出貨,將有助于鞏固和提升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對公司未來的發展將產生積極影響。

        長江商報記者發現,近年來,華海清科持續加碼研發。

        數據顯示,2020年至2022年,公司研發投入分別為0.58億元、1.19億元、2.17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8.89%、105.17%、81.54%。2021年底、2022年底,公司研發人員數量分別為224人、306人,占員工總數的比例為32.37%、29.17%。

        華海清科表示,公司建立了全面覆蓋CMP、減薄、清洗、膜厚測量等核心技術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核心技術已形成高強度專利組合和技術屏障。截至2022年底,公司擁有國內外授權專利269項,其中發明專利156項。公司擁有12項核心技術,均屬于自主研發,均處于國內領先水平。

        經營業績高速增長

        依托自主研發創新,華海清科在業內形成了較強競爭力,并因此實現了經營業績高速增長。

        華海清科成立于2013年,是天津市政府與清華大學踐行京津冀一體化國家戰略,為推動我國化學機械拋光(CMP)技術和設備產業化成立的高科技企業。

        官網顯示,華海清科是一家擁有核心自主知識產權的高端半導體設備制造商,公司主要產品包括CMP設備、減薄設備、供液系統、晶圓再生、關鍵耗材與維保服務,初步實現了產品+服務的平臺化戰略布局。公司主要產品及服務已廣泛應用于集成電路、先進封裝、大硅片、第三代半導體、MEMS、MicroLED等制造工藝。

        經營業績可以一定程度上反映華海清科高速發展。2017年至2019年,公司實現的營業收入分別為0.19億元、0.36億元、2.11億元,2018年、2019年的同比增幅為85.89%、491.44%。同期,公司的凈利潤分別為虧損0.16億元、0.36億元、1.54億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以下簡稱“扣非凈利潤”)分別為虧損0.39億元、0.68億元、0.48億元。

        2020年、2021年,上市前2年,公司實現的營業收入分別為3.86億元、8.05億元,同比增長82.95%、108.58%。對應的凈利潤為0.98億元、1.98億元,同比增長163.42%、102.76%,扣非凈利潤分別為0.15億元、1.14億元,同比增長130.62%、679.88%。

        2022年,公司實現的營業收入、凈利潤分別為16.49億元、5.02億元,同比增長104.86%、152.98%,扣非凈利潤為3.80億元,同比增長233.36%。

        華海清科解釋2022年經營業績時稱,營業收入大幅增長,主要系公司CMP產品作為集成電路前道制造的關鍵工藝設備之一,突破了更先進的技術節點,實現了更高的工藝覆蓋度,取得了更多客戶的批量訂單,市場占有率不斷提高。

        上述數據顯示,2020年至2022年,華海清科的凈利潤、扣非凈利潤均實現了連續三年倍增。這一良好勢頭延續至今年。今年一季度,公司實現的營業收入、凈利潤分別為6.16億元、1.94億元,同比增長76.87%、112.49%,扣非凈利潤為1.67億元,同比增長114.46%。

        未來,華海清科的經營業績有望繼續高速增長。截至今年3月底,公司合同負債13.34億元,同比增加4.98億元,增幅為59.57%。

        與凈利潤高速增長相關聯的是經營現金流。2020年至2022年,華海清科的經營現金流凈額分別為1.59億元、3.90億元、0.25億元,均為凈流入。2022年的經營現金流凈額有所減少,主要系備貨增加,購買商品、接收勞務支付的現金增幅較大。

        二級市場上,華海清科表現也不俗。2022年6月8日,公司IPO上市時發行價格為136.66元/股,今年5月22日,收盤價為367.01元/股,上市近一年,股價累計漲幅為168.56%。

        關鍵詞:
        x 廣告
        x 廣告

        Copyright @  2015-2022 海外生活網版權所有  備案號: 滬ICP備2020036824號-21   聯系郵箱:562 66 2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