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助力,“移動加油”促夏收

        2023-06-06 13:55:31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5月31日,在河南省南陽市鎮平縣安字營鎮,一臺移動加油車為連續作業的農機加油。

        本報記者 王俊嶺攝


        (資料圖片)

        6月1日,清晨,河南省南陽市。天空的云朵中鉆出了幾縷陽光。

        “南橋店有20畝地需要履帶式收割機”“張洼村需要收割機3臺”“老常營村還需要4輛車”“夏集鎮坡劉村需要支援,請聯系”……早飯時間剛過,鄧州市外來農機手跨區作業微信群就熱鬧起來,種糧戶下單、農機手接單,共同搶抓夏糧收割的寶貴窗口期。

        南陽市是河南省農業大市,全市糧食總產量從2018年起連續5年超過140億斤,占河南全省糧食總產量的10.5%,是全國重要的小麥集中產地之一。然而,今年夏收期間的幾場大雨給這個農業大市帶來不少麻煩。

        “可怪!5月下旬連續下了好多天的‘爛場雨’。近20年都沒遇到過這樣的天氣了!”家住南陽市臥龍區李寨村的崔大爺指著家門口正在晾曬的小麥說,雖說自家的糧食收出來了,但周圍還有不少沒收的麥子地,不知道下一場雨啥時來。在他看來,“地里豐收不算收,進到庫里才算糧”,雨晴間歇搶收夏糧必須爭分奪秒。

        連日來,在南陽的田間地頭,外地前來支援的農機手們忙得不可開交。

        “我今天已經收了100多畝,現在還剩一格油,請于半小時內給予加油支援!”臨近傍晚,來自陜西西安的農機手王抗震撥通了農機移動加油小程序的服務電話。很快,一臺移動加油車就根據北斗衛星定位數據找到了王抗震位于鎮平縣安字營鎮梁寨村的兩臺收割機。5分鐘不到,收割機加滿了油,重新駛向麥田。

        “今年作業窗口期短,搶時間就是搶糧食!”王抗震一邊繼續作業一邊對本報記者說。農機使用的柴油屬于危險化學品,農村地區加油站密度普遍又低,以往收割機如果需要加油,必須在設備處于低油量時停止作業并開往加油站,加滿油后再返回麥田。“一來一回至少耽誤1個小時,這意味著少收十七八畝小麥呢!”

        昆侖北斗智能科技有限責任公司高級經理胡冰冰介紹,夏收時節,跨區域作業農機的加油一直是個“老大難”問題:一方面,農田周邊道路條件復雜,農機去加油站的往返途中容易出現擁堵、糾紛等狀況,延誤作業時間;另一方面,部分地區油品質量參差不齊,如果加了劣質油,很容易造成油管堵塞,甚至造成設備故障。

        “今年夏收期間,我們在河南、山東、河北部分地區首次開展農機移動加油試點,農機手通過小程序下單后,我們便有專人與其聯系,并通過衛星定位收割機具體位置,實現從‘人找油’到‘油找人’的轉變。”胡冰冰說。

        試點開局順利,背后是大數據的支持。在中國農業大學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副教授陳瑛的電腦上,“全國農機作業北斗大數據平臺”實時顯示著輪式拖拉機、自走輪式谷物聯合收割機等主力農機的數量、分布、作業狀態情況。

        “只要是裝有北斗定位的農機,連續上傳信息超過200次,就可以認為是處于活躍的在線作業狀態。據平臺統計,5月30日,南陽在線農機4580臺,到了5月31日,南陽在線的農機數就達到了8784臺。”陳瑛說,農機數量的增長意味著加油需求成倍提升。對移動加油車來說,無目的地簡單巡游將導致供需匹配成本過高,往年經驗又因天氣、外來農機手行程計劃多變等難以直接參考。因此,需要通過對農機實時作業大數據進行分析來為移動加油車科學規劃行進路線。

        鎮平縣正強農機農業農民專業合作社每年夏收高峰期時調集的各類農業機械設備超150臺,不僅能從容服務當地近3萬畝農田,還能經常在農忙時支援周邊地區。今年農機移動加油試點,引起了合作社理事長劉正強的濃厚興趣。“提高種地效率就得多上農機設備。這幾天我發現,安全優質、高效便捷地加油,移動加油車是個不錯的選擇。希望今年秋糧收割時,試點能夠進一步擴大。”他說。

        “與城市道路不同,農村地區特別是田間地頭的物資配送難度本身就比較大。通過北斗衛星定位技術的產業化,我們得以更加精準、高效地在夏收農忙時段提供送油到田、農資調配、食品補給等服務。接下來,在政府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我們將進一步用好全國農機大數據,持續優化昆侖北斗精準時空服務,為實現顆粒歸倉、保障國家糧食安全貢獻力量。”昆侖北斗智能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劉俊說。

        關鍵詞:
        x 廣告
        x 廣告

        Copyright @  2015-2022 海外生活網版權所有  備案號: 滬ICP備2020036824號-21   聯系郵箱:562 66 2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