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關暑假!德州市安委會發布防溺水工作通知!-全球熱訊

        2023-06-29 17:16:38       來源:齊魯晚報網

        日前

        德州市安全生產委員會辦公室發布

        關于印發《德州市預防未成年學生溺水工作實施細則》的通知


        (資料圖)

        暑假即將來臨

        安全問題不容忽視

        德州市預防未成年學生溺水工作

        實施細則

        為切實保障未成年學生生命安全,有效預防和遏制未成年學生溺水事故發生,根據《德州市安全生產委員會關于印發<進一步做好防溺水工作的若干措施>的通知》(德安發〔2022〕16號)要求,特制定德州市預防未成年學生溺水工作實施細則。

        一、嚴格教育提醒包靠,落實全員育人職責

        1、各級教體部門建立防溺水工作機制。將防溺水工作擺在突出重要位置,建立健全防溺水工作組織領導、宣傳教育、調度推進、巡查防控、責任追究等工作機制;主動對接相關部門,發現學校(幼兒園)周邊水域存在安全隱患,要及時報告屬地管理部門,督促做好問題整改。

        2、學校(幼兒園)建立常態化教育提醒機制。全面落實“1530”安全教育機制,節假日、假期前要召開專題安全班會,把防溺水教育作為重要內容,多頻次、不間斷、全覆蓋開展防溺水教育。學生要人人作出承諾,寫出保證書。通過《致家長一封信》、與家長簽訂《安全責任書》、家長會、家訪等多種形式,督促家長落實監護責任,做好子女放學后、周末和節假日等離校時段的監護陪伴。

        3、學校(幼兒園)嚴格落實“三包靠”制度。學校(幼兒園)班子成員包級部、級部包班級、教師包學生,建立包靠臺賬,對所有學生包靠全覆蓋,突出農村學生、留守兒童和家中無人照管等學生群體,落實“一對一”包靠措施。班主任包重點關注學生,任課教師包其他學生,周末、節假日包靠教師、家長做到“一日兩提醒、三報告”。學校要將學生違規涉水行為納入校規校紀和綜合素質評價。

        4、學校(幼兒園)全面強化技能培訓。要把防溺水安全教育作為基礎性、常態化工作抓緊抓實,主動邀請衛健、應急等部門及社會救援組織開展“溺嗆水自救、他救”技能培訓,切實提高學生對潛在危險的認知和應急避險、自防互救能力。開展師生及家長“共上一堂防溺水課”,幫助學生、群眾學習和掌握正確的救護常識。有條件的學校要開設游泳課,提高學生的生存技能。

        5、家長切實履行監護責任。放學后、周末、節假日、暑期等重點時段家長要做到“四知”,即:知道孩子的去向,知道孩子的活動內容和范圍,知道孩子的同伴,知道孩子的回家時間,切實履行好監護責任。學生要做到“六不”,即: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與他人結伴游泳,不在無家長或教師帶領的情況下游泳,不到無安全設施、無救援人員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熟悉水性的學生不擅自下水施救。

        二、全面落實網格化管理,織密織牢安全防護網

        6、壓實屬地及部門責任。屬地政府要逐一明確轄區內每處水域的責任主體和管理責任人,落實水域防護措施,不得出現水域管理漏洞。組織、宣傳、教體、公安、民政、自然資源、水利、農業農村、衛生健康、應急管理、大數據、城市管理等市預防未成年學生溺水聯席會議成員單位,要按照工作職責開展防溺水工作,落實管水措施,加強協作配合,共同做好預防未成年學生溺水工作。

        7、實行村居學生網格化管理。各村居(社區)建立學生網格化管理小組,由村“兩委”成員、黨員、家長志愿者或退休老教師擔任網格長,每個網格2至10名學生(可根據實際情況確定),建立全覆蓋包靠臺賬,通過教育提醒、開展活動、入戶交談等方式,督促監護人履行好監護責任,落實網格學生離校期間的包靠管理。要重點加強“四特”(即特殊家庭,特殊心理,特殊言行,特異體質)學生群體的關注,學校(幼兒園)要及時將學生信息推送到所在鎮(街)、村居(社區)。

        8、嚴格落實水域看管制度。鎮(街)、村居(社區)、各水域責任主體建立水域看管制度,組建水域看管員隊伍,變巡查為看管,確保重點水域、重點時段看管“兩個全覆蓋”,不得出現“看水”漏洞和空檔。簽訂安全看管責任書,制定看管責任清單,明確每名看管員負責水域的范圍、里程和時段等,做到人員到位、看管到位、責任到位。

        9、建立危險水域管理臺賬。實行“一鎮街一臺賬”,以鎮(街)為單位,對轄區內所有水域,包括河流、水庫、濕地、湖泊、池塘、坑洼、礦坑等建立電子臺賬、電子地圖,明確每處水域的名稱、面積、責任單位、責任人、看管人及聯系方式等,壓實管理責任。水域臺賬實行動態管理,對新出現的水池、水坑要及時納入管理,做到全覆蓋、無遺漏。各級管理部門和督查、看管人員積極運用電子臺賬,提高督查巡護工作質效。

        10、加強水域防護設施配備。各水域責任主體要在轄區內水域設置預防未成年學生溺水公示牌,標明水域名稱、責任單位、責任人、看管人、舉報電話等內容。根據區域不同、風險隱患不同,加強水域防護設施配備,合理設置隔離網、防護圍擋等設施,配備救生救援設施,要加大配備設置力度,做到水域能圍則圍、設施應配盡配。

        11、運用信息手段提升技防效能。全力推進智能化“技防”,有條件的鎮(街)、社區(村居)積極運用信息技術強化防溺水措施,在危險水域周邊使用無人機巡防、安裝智慧視頻監控和喊話喇叭,對進入危險區域人員實時跟蹤、預警、喊話、驅離,指揮中心人員第一時間掌握預警情況,安排看管人員現場處置。

        三、全面深入宣傳教育,營造全社會防溺水濃厚氛圍

        12、各級宣傳部門加大防溺水宣傳力度。要組織電視臺、廣播、報刊、“兩微一端”等新聞媒體,通過專題欄目、公益廣告、滾動字幕等形式,在公共場所、電子顯示屏、報刊版面等,開展防溺水宣傳警示教育,加強宣傳引導,形成濃厚的社會宣傳氛圍。

        13、各級教育部門和學校(幼兒園)建立防溺水常態化宣教機制。通過專題班會、主題征文、案例警示、專題視頻、宣誓承諾等多種形式,加強對未成年學生的防溺水教育。密切與家長、社區(村居)的聯系,將防溺水安全教育從學校(幼兒園)延伸到家庭、社區(村居),做到家喻戶曉、人人皆知。

        14、各鎮(街)、社區(村居)加強防溺水宣傳教育。村居、社區要設立預防未成年學生溺水宣傳欄,對本地風險水域進行公示,通過宣傳橫幅、喇叭廣播、流動宣傳車等形式,開展防溺水宣傳“進村莊、進社區”活動,對家長學生進行防溺水宣傳教育,普及防溺水安全常識。

        15、加強危險水域警示宣傳。重點水域、危險地段要設立禁止游泳、戲水警示宣傳橫幅、警示標識,警示標語要有震撼力,能起到警示作用,并做到應設盡設。特別是在易發溺水事故地段,應多種形式開展防溺水安全知識宣傳,增強群防群控的安全意識。

        四、強化督查巡查和責任追究,壓緊夯實責任

        16、建立常態化督查機制。建立聯合督查機制,各級防溺水聯席會議成員單位組建巡查督查隊伍,周密制定督查方案,采取“四不兩直”方式開展督導檢查,對查出的問題建立臺賬、明確責任、限時整改,對典型問題予以通報曝光。防溺水聯席會議各成員單位嚴格落實行業監管責任,指導本系統嚴格落實防溺水職責,調度和檢查縣市區工作落實情況。

        17、完善日常巡查機制。鎮(街)、村居(社區)和相關責任單位要建立水域日常巡查制度,常態化開展水域隱患排查整改,加強巡查人員培訓監督,加大水域巡查力度,做到人員到位、巡查到位、監督到位,確保轄區內水域日常巡查全覆蓋,及時勸阻未成年學生涉水行為。

        18、建立有獎舉報制度。各相關部門、鎮(街)要探索建立預防未成年學生溺水有獎舉報制度,在網站、宣傳欄、橫幅、公示牌上公布舉報電話,對于舉報并制止學生涉水、戲水行為,經查證屬實的,給予一定金額的獎勵,形成全社會共同監督防溺水的濃厚氛圍。

        19、強化考核評價。組織開展“零溺亡”縣(市、區)創建活動,將防溺水納入對縣市區高質量發展綜合績效考核。各級各相關部門要將預防未成年學生溺水工作作為年度工作考核的重要指標,納入對各責任單位及其主要負責人的考核評價。市、縣教體部門將防溺水工作納入教育綜合督導,作為對學校(幼兒園)、校長(園長)和班主任考核的重要內容,層層壓實責任鏈條。

        20、嚴格責任追究。要按照“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失職追責、盡職免責”“三管三必須”要求,對落實責任不力的縣市區、學校(幼兒園),全市進行通報,取消評先樹優資格。對落實措施不到位或因玩忽職守造成溺水事故的,依規依紀嚴肅追究相關單位或人員的責任。

        來源:德州市安委會

        關鍵詞:
        x 廣告
        x 廣告

        Copyright @  2015-2022 海外生活網版權所有  備案號: 滬ICP備2020036824號-21   聯系郵箱:562 66 2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