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四個項目入圍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初評 為歷史研究提供重要材料

        2023-02-04 19:44:33       來源:河南日報

        2月3日,2022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初評啟動。候選項目均為各發掘資質單位主動申報,經國家文物局審核,最終確定32項參評,推介活動辦公室將組織投票推薦產生20項進入終評。河南省入圍的項目是:偃師二里頭遺址、鄭州商都遺址書院街墓地、安陽殷墟商王陵區及周邊遺存、開封州橋及附近汴河遺址。在此前的評選中,河南入選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的項目已達50項,領跑全國。

        偃師二里頭遺址在宮殿區西南,發現了宮殿區外圍“井”字形主干道路的西南路口,路口處的南北向和東西向主干道路寬度約18米;發現了作坊區圍墻西北角、宮城以西區域圍墻的東南角,拐角均呈直角;宮城西墻、南墻,作坊區以西區域的東墻、北墻均發現,但宮城西南角和作坊區以西區域圍墻的東北角被破壞而無存。順著上述線索,新發現宮殿區南、北兩側的東西向道路向東、向西延伸,向西延伸超過440余米。根據它們的長度超過宮城東西寬度的情況,推測宮西路以西至少各存在一個分區。這些重大突破揭示二里頭都邑為以主干道路和兩側圍垣分隔,形成嚴謹、清晰、規整的多網格式布局,暗示當時有成熟發達的規劃思想、統治制度和模式,是二里頭進入王朝國家的最重要標志。

        鄭州商都遺址書院街墓地由兩條大致呈東西向平行的壕溝、出入墓地的通道及附屬夯土建筑、以青銅器墓葬為核心的甲組墓葬、祭祀坑等共同組成一個結構與功能明確的喪葬體系,這是鄭州商城城垣內首次發現的具有系統結構功能的墓地。墓地主墓M2出土青銅器20件、玉器11件、金器6件、箭鏃50、貝幣120等隨葬品共計200余件。M2出土金覆面、金泡、金箔綠松石牌飾等大量用金的黃金文化現象在全國早、中商文化中是首次發現,為探討西南地區三星堆黃金面具文化的來源提供了一種新的途徑。金泡作為一種服飾在商文化中首次出現。以金箔襯底鑲嵌綠松石的獸形牌飾更是凸顯了墓主人非同一般的身份與地位。書院街墓地是一處有組織、有規劃、有設計、有管理的專門區域,兩條壕溝很可能具備了商代最早的“兆域”雛形或者說具有界溝等整體系統性的功能,為商代王陵喪葬禮制的形成與發展提供了一種新的文化視角。

        在安陽殷墟商王陵園的考古最新發掘中,新探明王陵區有兩個圍溝,東西并列,各自閉合,圍繞在殷商大墓及祭祀坑的外圍,兩個圍溝與商王陵園有明確的關聯關系,以圍溝外邊界為基準,確定王陵區的范圍東西560米,南北280米。在王陵公園墻以東110米的范圍新探出祭祀坑460座以上,王陵區祭祀坑總數超過2800座。殷墟王陵區陵墓隍壕的確認,改變了商王陵園的格局,這對于研究商代陵墓制度,商文化商史都具有重大意義。

        開封州橋及附近汴河遺址發掘出的重要遺跡主要有州橋、汴河河道和河道南北兩岸的宋代石壁。最西側為明代早期的州橋,州橋東側有明代晚期修建的小型青磚拱橋,州橋東側的汴河兩岸發現有宋代的大型石壁雕刻。州橋石壁是目前國內發現的北宋時期體量最大的石刻壁畫,從規模、題材、風格方面均代表了北宋時期石作制度的最高規格和雕刻技術的最高水平,填補了北宋藝術史的空白,見證了北宋時期國家文化藝術的發展高度。州橋遺址的考古發掘,對于研究北宋東京城的城市布局結構有重大意義,為探討北宋時期國家政治、經濟、文化、禮儀等提供了重要材料。

        x 廣告
        x 廣告

        Copyright @  2015-2022 海外生活網版權所有  備案號: 滬ICP備2020036824號-21   聯系郵箱:562 66 2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