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昨天下午,市檢察院向媒體通報近年來舟山檢察機關海洋公益訴訟工作情況。
沈家門漁港生態治理方案、五峙山列島省級鳥類自然保護區協同保護方案獲評2018~2022年海洋公益訴訟協同治理最佳方案,國家級海洋特別保護區馬鞍列島非法捕撈民事公益訴訟案、海上礙航沉船影響航道安全行政公益訴訟案等10個案件獲評2018~2022年海洋公益訴訟十佳案例;劉琴、崔大練、孫峰、陳健、張劍、李憶獲2022年度公益訴訟貢獻獎,定海檢察院海岸帶公益訴訟創新實踐基地獲評2022年度最佳海洋公益訴訟創新實踐基地。
據了解,涉海公益訴訟案件已成為我市公益訴訟案件主要類別,去年全市涉海公益訴訟案件數量占公益訴訟案件總量的40%。
據介紹,2018至2022年,我市兩級檢察機關共辦理涉海公益訴訟案件201件,首例涉國家級海洋特別保護區民事公益訴訟案件、沈家門漁港船舶廢水直排海洋公益訴訟案、首例海上礙航沉船督促整治行政公益訴訟案、首例檢察機關向海事法院提起的民事公益訴訟——海龜系列案等17件涉海涉漁公益訴訟案件獲評省級以上典型、精品、優秀案例。在馬跡山港某企業海洋環境污染公益訴訟案中,檢察機關促成涉案企業一次性支付海洋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款人民幣2289.95萬元,達到了政治效果、社會效果和法律效果的統一。該案也是舟山公益訴訟檢察工作開展以來涉案金額最大的一起公益訴訟案件。
市檢察院副檢察長王旭征介紹,舟山檢察機關立足海洋特色,釋放檢察公益訴訟動能,部署開展“海洋特別保護區保護”“守護海洋”等涉海專項活動,海洋公益保護成效逐步凸顯,已累計督促清除近岸和海洋垃圾5000余噸,恢復治理海域岸線400余公里,組織和參與放流9072萬余尾魚苗和上億粒貝類種苗,督促追繳海域使用金、罰款等共計4076萬余元。同時,檢察機關積極創新工作體制機制,推進“1+4”全市一體化多層級海洋公益訴訟創新實踐基地建設,推動市人大常委會出臺《關于加強新時代檢察機關海洋檢察工作的決定》,為強化海洋公益訴訟提供制度保障。
Copyright @ 2015-2022 海外生活網版權所有 備案號: 滬ICP備2020036824號-21 聯系郵箱:562 66 2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