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7日是世界衛生日,國家衛健委將中國宣傳主題定為“優質資源下沉,人人享有健康”。近年來,兒童青少年近視呈高發、低齡化趨勢,近視防控一直是國家關心、社會關注的重要公共衛生問題。
為加速我國近視防控及眼視光領域的科技創新發展,推動更多優質醫療技術與資源下沉,由愛爾眼科(300015)與蔡司光學合作共建的“聯合創新中心”在湖南愛爾眼視光研究所正式揭牌。未來,雙方將基于眼科與視光學領域的資源優勢,圍繞眼視光領域前沿技術研究開展深度合作,推動產品創新與成果轉化,以期提升我國眼科技術研究水平,打造眼視光技術創新新高地。
(資料圖片)
強強聯手,加速眼視光“產學研用”一體化建設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必須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國家衛健委印發的《“十四五”全國眼健康規劃》再次將兒童青少年列為重點關注人群,將近視等屈光不正列為重點聚焦眼病。
開幕儀式上,愛爾眼科醫院集團全球總裁李力表示,“創新驅動,科技愛爾”是愛爾眼科堅持的發展戰略。愛爾始終堅持以文化引領,以科技賦能,始終聚焦眼科醫療行業發展新趨勢,不斷創新突破眼科醫療技術,著力構建“1+8+N”的眼科醫療服務網絡。希望通過和蔡司光學共建“聯合創新中心”,加速眼視光先進技術研究,為廣大群眾的眼健康提供更先進、科技含量更高的產品和服務。
愛爾眼視光研究所所長楊智寬教授在致辭中表示,本次愛爾與蔡司的聯合創新合作意義深遠。作為中國及全球范圍具有頂尖醫院規模和優質醫療能力的眼科醫療集團,愛爾眼科國內國際雙線并舉,致力于引進和吸收國內外最先進的眼科技術,以專業化、規?;⒖茖W化為發展戰略,推動中國眼科醫療事業的發展。
蔡司光學中國銷售公司總經理楊曉光也為雙方的聯合創新合作寄予深切厚望。作為光學與光電行業的領導者,蔡司創立170多年來,一直引領和推動全球光學的革新和發展,助力人類看清看好。楊曉光表示,蔡司光學本次與愛爾眼科前沿科研力量的聯合,將全面致力于推進前沿科研技術快速、高質量的轉化,共同為全社會的科學眼健康管理提供助力。
創新要打破邊界,跨界融合。
作為2024第十九屆世界近視眼大會舉辦單位,愛爾眼科在眼視光科技創新領域成果斐然。2016年,愛爾眼科自主研發了近視防控智能可穿戴設備“云夾”。依托“云夾”作為關鍵技術設備,愛爾眼科于2018年啟動了由中國研究團隊主導,全球16個國家頂尖研究團隊參與的近視眼大數據多中心研究項目。2022年,以《超廣角高速視網膜周邊離焦檢測設備的研發和應用》研究方向,獲批牽頭承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政府間國際科技創新合作”重點專項。
作為全球視光學和光電子工業領域知名的跨國公司,蔡司光學研發中心一直進行以產品為導向的研究開發,其研發成果已經申請了多項國際專利,對行業產生了深遠影響。
據悉,此次愛爾眼科與蔡司光學攜手合作,將基于眼科和視光學的研究平臺,以光學科技為重要手段,在全生命周期眼健康管理領域進行創新和突破。與此同時,還將依托已有的眼科視光研究和工藝技術研究,整合利用專家、渠道、市場資源,凝練研發方向,推動相關研發成果沉淀、轉化。
共聚行業盛會,探索眼視光技術新發展
活動當天,2023年湖南省視光學會學術年會同期召開。近20位來自全國各地的學術大咖參加會議并進行現場學術報告分享。
現場,與會專家共同分享了近視防控領域的新研究和新成果。其中,楊智寬教授做首場報告《青少年近視眼防控總體策略》,指出青少年的近視防控是一個綜合防控的過程,需要真正做好預防為先(Prevention)、科學預測(Prediction)、流程管控(Process)、平臺支撐(Platform)、家長參與(Parents)這5P要點,才能為青少年提供全方位的近視管理解決方案。
世界衛生組織屈光不正防控計劃全球專家組成員、愛爾眼視光研究所副所長藍衛忠教授以《自然課室:近視群防群控的一種潛在方法》展開精彩演講。為了驗證“孩子們可以在室內學習的同時,給與補充細節視覺信號在預防近視發生方面的作用”,藍衛忠教授團隊開展了一項為期兩年、針對小學三年級學生的隨機對照試驗,初步結論表明:自然課室受到師生雙方的喜愛,且不會對教學活動產生負面影響,該策略可能提供了一種近視群防群控,并具備可操作性的潛在有效方法。
愛爾眼視光學院副院長李曉檸博士分享了《0.05%阿托品滴眼液不同給藥頻率抑制近視眼效果的臨床觀察》6個月短期臨床觀察結果:以3種不同頻率(每晚1次、每周2次、每周1次)用藥后,6個月內抑制兒童近視進展的效果和不良反應發生率相近,每晚給藥組屈光度增長小于0.5D的人群占比高;0.05%阿托品滴眼液短期應用,其不良反應發生率不因給藥頻率不同而有差異。
愛爾眼科湘贛大區總院長林丁教授、愛爾眼視光研究所榮譽所長徐和平教授、愛爾眼科湖南區副總院長向前教授,長沙愛爾眼科醫院副院長陳忠平教授分別從“成人近視矯正之ICL手術”“炎癥與視網膜退行性病變”“高度近視與白內障”“高度近視眼眼底改變和臨床診療”角度進行現場分享,進一步助力近視眼交叉領域學科研究發展。
Copyright @ 2015-2022 海外生活網版權所有 備案號: 滬ICP備2020036824號-21 聯系郵箱:562 66 2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