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版二年級數學上冊教案全冊_求青島版二年級上冊數學教案 急需 謝謝

        2023-04-19 14:01:06       來源:互聯網

        1、第一單元 看魔術-乘法的初步認識一、本單元教學內容: 本單元的教學內容是:相同加數連加;乘法的初步認識(包括有關1和0的乘法的認識)。


        【資料圖】

        2、二、教學目標:結合具體情境,借助相同加數連加的計算,體會乘法的意義,能根據加法算式列出乘法算式,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

        3、2、經歷數與算的過程,體會乘法產生的必要性以及加法之間的關系,感受乘法計算的簡捷性,初步有符號感。

        4、3、體驗乘法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在個性化學習及交流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初步形成合作的意識。

        5、三、本單元的教學重難點:初步理解乘法的意義,體會乘法與加法之間的關系,是本單元教學的重點;有關0的乘法是本單元的教學難點。

        6、四、本單元課時安排:5課時信息窗1――變花信息窗解讀:這幅圖呈現的是魔術師在舞臺上表演魔術變花的情景。

        7、圖中的信息有:魔術師變花,變了3次每次2朵;有4個魚缸,每個魚缸4條魚;空中掛著5串燈籠,每串3個;有4盞聚光燈,每盞有6個燈泡。

        8、情境創設的意圖是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引入求幾個相同加數和的計算。

        9、教學過程:一、導入 由“看魔術”的話題引入,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然后出示畫面,讓學生仔細觀察,提出數學問題。

        10、二、教學新課。

        11、 紅點部分是引導學生學習求幾個相同加數和的計算。

        12、綠點部分是進行鞏固。

        13、小電腦部分是讓學生感受用加法解決問題的繁瑣性。

        14、教學紅點標示的問題時,可以讓學生用自己的方法解決問題。

        15、學生可能幾個幾個地數,也可能用連加的方法算一算。

        16、交流連加的方法時注意讓學生說一說是幾個幾連加,為學生學習乘法奠定知識基礎。

        17、 教學綠點標示的問題時,可以讓學生獨立列出連加算式并進行計算。

        18、還可以進一步讓學生解決根據住處提出的其他的一些問題。

        19、另外,還可以讓學生提出生活中可以用幾個幾連加解決的問題,并獨立解決。

        20、教學小電腦提出的問題時,讓學生嘗試寫一寫,然后交流用連加的方法解決這類問題的感受,體會用連加計算的繁瑣,進而產生簡化算式的愿望,為學生學習乘法奠定情感基礎。

        21、三、鞏固練習。

        22、 “自主練習”第2題提供的是一種活動形式。

        23、練習時,可同桌合作,變換學具的個數反復進行。

        24、通過練習,不僅可以讓學生進一步鞏固幾個幾連加,還能體會到從不同的角度進行觀察列出的加法算式不同。

        25、 第4題提供的是從不同角度觀察可以列出不同加法算式的題目。

        26、練習時可以引導學生獨立地觀察情景圖,弄清圖意后獨立解答。

        27、 第5題是解決實際問題的題目。

        28、練習時,先讓學生交流有關洗照片的生活常識,知道通常鏡頭中有幾個人就洗幾張照片,然后獨立解決。

        29、 第6題是找規律的題目。

        30、練習時,在學生獨立涂色后,充分地交流。

        31、學生找出的規律不一定是每次都加3,只要學生說的有道理,教師都要給予肯定。

        32、教后小記:通過對求相同加數的和的教學,使學生經歷數與算的過程,體會用連加計算的繁瑣,進而產生簡化算式的愿望,為學生學習乘法奠定情感基礎。

        33、信息窗2――變葫蘆信息窗解讀:這幅情景圖是第一個信息窗的繼續和發展,呈現的是魔術師變葫蘆的情景。

        34、圖中的信息有:8串葫蘆,每串5個;3個籠子,每個籠子里有4只小鳥;4盞聚光燈,每盞燈有6只燈泡……情境創設的意圖是,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引入乘法意義的學習。

        35、教學過程:一 導入 承接上一個情景,由“變葫蘆”的話題引入,然后讓學生觀察情景圖并提出數學問題。

        36、二 教學新課 “你問我說”中紅點部分是學習乘法的意義、寫法、讀法和乘法算式各部分名稱。

        37、綠點部分是進一步鞏固所學的知識,體會乘法的意義。

        38、 教學紅點標示的問題時,可以先讓學生用自己的方法獨立解決,當學生列出8個5連加的算式時,可先讓學生交流用加法計算的感受,并引導學生創造使算式簡化的符號,然后適時引入小博士的話“8個5相加,寫成乘法算式比較簡便”。

        39、介紹乘法算式的寫法、讀法及各部分的名稱。

        40、在介紹乘法算式時,應引導學生知道,一個連加算式可以寫出兩個乘法算式,如8個5相加可以寫成8×5也可以寫成5×8,學生只要能寫出其中一個算式即可。

        41、 教學綠點標示的問題時,教師要充分放手,讓學生獨立完成。

        42、對于算式中4和3分別表示什么,可以引導學生進行討論。

        43、通過討論進一步理解乘法的意義,初步體會用乘法列式比較簡便。

        44、讓學生經歷“個性化表示乘法”的過程,有利于形成學生的符號感。

        45、對于學生提出的其他問題,可以放手讓學生獨立解決。

        46、三 鞏固練習 “自主練習”第3題是一道根據文字表述寫、讀乘法算式的題目。

        47、練習時,可以先讓學生獨自寫算式,然后通過交流使學生明確4個2相加可以寫成4×2或2×4,6和4相乘寫成6×4或4×6都是正確的。

        48、 第4題是一道連線題。

        49、練習時,先讓學生獨立思考,然后進行交流,并說一說連線的依據。

        50、題中有多余信息。

        51、 第5題提供了一種活動形式。

        52、練習時,可以讓小組同學使用完成,邊活動邊說算式。

        53、 第6題是深化乘法意義的練習。

        54、練習時,可以先讓學生獨立思考、弄清題意后,再根據算式畫圖,以增加練習的開放性和趣味性,進一步體會乘法的意義。

        55、 第7題是解決實際問題的題目。

        56、練習時,可以讓學生用自己的方法獨立解決問題,然后再全班交流,反思自己的方法。

        57、教后小記:通過對乘法的初步認識的教學,使學生初步體會乘法產生的必要性以及加法之間的關系,感受乘法計算的簡捷性,初步有符號感。

        58、信息窗3――變鴿子信息窗解讀:這幅情景圖是前面信息窗的繼續和發展,用連環畫的形式呈現了魔術師變鴿子的情景。

        59、原來桌子上有三頂帽子,每頂帽子里面有1只鴿子,經過魔術師一變,帽子里一只鴿子也沒有了。

        60、借此情境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引入1和0的乘法。

        61、教學過程:一 導入 由“變鴿子”的話題引入,然后讓學生觀察情景圖,提出數學問題。

        62、二 教學新課 “你問我說”中第一個紅點部分是關于1的乘法。

        63、第二個紅點部分是關于0的乘法。

        64、 教學第一個紅點標示的問題時,可以讓學生根據情景圖獨立地列出乘法算式和加法算式,然后進行交流,知道3個1連加,可以寫成1×3,也可以寫成3×1。

        65、 教學第二個紅點標示的問題時,可以先讓學生獨立解決,再讓學生進行交流,使學生知道幾個0連加,也可以用乘法算式表示。

        66、教學小電腦提出的問題時,可補充關于1和0的連加算式,讓學生改寫乘法算式,然后讓學生分別觀察關于1和0的乘法算式,引導學生發現“1和任何數相乘都得任何數”、“0和任何數相乘都得0”的規律。

        67、學生只要用自己的話說對意思即可,不做統一要求。

        68、三 鞏固練習 “自主練習”第1題是看圖列加法和乘法算式的題目。

        69、圖中提供了水果樹的棵數和水果個數的信息,練習時,可以讓學生獨立解答并交流。

        70、 第4題是一道解決實際問題的題目。

        71、學生既可以提出有關1的乘法問題,也可以提出其他的乘法問題。

        72、練習時,可以讓學生自主提出問題,也可以同桌合作提出問題,再解答。

        73、教學小記: 在教學有關1和0的乘法的教學過程中,重點引導學生找出了“1和任何數相乘都得任何數” 、“0和任何數相乘都得0”的規律。

        74、第二單元 看雜技――表內乘法(一)本單元教學內容: 1~5的乘法口訣;口訣的應用。

        75、本單元教學目標:在具體情境中,學習1~5的乘法口訣,進一步理解乘法的意義。

        76、2、會用口訣解決乘法問題,在探索口訣記憶方法的過程中,形成初步的合情推理能力。

        77、3、形成初步的應用意識,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78、本單元教材重難點:5的乘法口訣是本單元教學的重點。

        79、3、4的乘法口訣是本單元的教學難點。

        80、本單元課時安排:5課時信息窗1――觀看自行車表演信息窗解讀:這幅圖呈現的是一位老師與兩個小朋友觀看雜技表演――騎自行車的情景。

        81、主信息是5輛車,每輛車上5個人,其中每人手中轉著2塊紅方巾。

        82、通過師生編兒歌的對話,引出對5和2的乘法口訣的探索。

        83、教學過程:一 導入 從表演雜技的話題引入,引導學生仔細觀察畫面,提出數學問題,鼓勵學生接著教師提供的兒歌說下去,展開師生合作編制乘法口訣的活動。

        84、二 教學新課 “你問我說”中第一個紅點部分是5的乘法口訣。

        85、第二個紅點部分是5的乘法口訣的應用。

        86、第三個紅點部分是2的乘法口訣。

        87、第一個綠點部分是2的乘法口訣的應用。

        88、第二個綠點部分是2和5的乘法口訣的記憶規律。

        89、小博士補充的是1的乘法口訣。

        90、 教學第一個紅點標示的問題時,可以讓學生接著教師的兒歌說下去,發揮學生的自主性,但不要刻意追求語言的準確,重點應是讓學生關注兒歌中蘊涵的數學內容。

        91、還可以給學生提供沒有填數字的兒歌,然后讓學生補充。

        92、在補充兒歌的過程中,先讓學生自己想辦法填寫,學生可能用學具代替車輪和人擺一擺,也可能借助連加算式算一算,然后在小組內交流自己的方法,最后全班交流。

        93、兒歌的完成過程實際上是學生計算相同加數連加的過程,教師一定要讓學生充分經歷這個過程,為乘法口訣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94、在完成兒歌之后,可教師引出對5的乘法口訣的學習,充分利用兒歌中“1輛小車5個人……”,寫出乘法算式,編出5的乘法口訣。

        95、兒歌變口訣的過程并不難,可由學生獨立完成。

        96、5的乘法口訣規律性很強,可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用多種方法記憶。

        97、 教學第二個紅點標示的問題時,教師可放手讓學生根據乘法的意義獨立列算式,根據口訣寫出得數,最后交流是用哪句乘法口訣進行計算的,進一步鞏固5的乘法口訣。

        98、 教學第三個紅點標示的問題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兒歌中,用關于車輪個數的信息直接切入到2的乘法口訣的編制。

        99、教學第一個綠點標示的問題時,教師可引導學生獨立應用2的乘法口訣解決問題。

        100、 教學第二個綠點標示的問題時,教師可通過這一問題,引發學生對2和5的口訣規律的探索。

        101、教學1的乘法口訣時,教師可以板書1×1,啟發學生推想1的乘法口訣,并進行交流。

        102、三 鞏固練習 “自主練習”第3題提供的是看口訣說算式的練習形式。

        103、練習時,教師可讓學生多做幾組,借助一句口訣可說出兩個得數相同、乘數位置不同的乘法算式,初步體會交換兩個乘數的位置,結果不變的規律,鞏固口訣的應用。

        104、 第4題是借助口訣進行計算的練習。

        105、除了讓學生獨立地寫出得數外,還應注意引導學生交流是用哪句口訣進行計算的。

        106、 第7題是運用口訣解決實際問題的題目。

        107、練習時,可先讓學生估一估,然后再用不同的方法算一算,并交流。

        108、 第8題是一道綜合應用的題目。

        109、練習時,要注意照顧學生的差異,鼓勵用多種方法獨立完成,在交流中,相互啟發,促進發展。

        110、教后小記: 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經歷編制口訣的過程,學會利用5的口訣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111、信息窗2――觀看頂碗表演信息窗解讀:呈現的是教師和學生觀看小丑表演――頂碗和晃板的情景。

        112、圖中提供了燈籠、晃板、頂碗三組信息。

        113、通過師生有興趣的編兒歌的對話,引出對3和4的乘法口訣的探索。

        114、教學過程:一 引入 承接信息窗1的興趣,引出繼續看雜技的話題,引導學生充分了解情景圖中的信息,接著圖中教師提出的問題,展開自主編制口訣的活動。

        115、二 教學新課 “你問我說”中第一個紅點部分是編3的乘法口訣;第二個綠點部分是用3的乘法口訣解決問題;第二個紅點部分是編3的乘法口訣。

        116、第二個綠點是用4的乘法口訣解決問題;第三個綠點部分是整理1~5的乘法口訣。

        117、 教學第一個紅點標示的問題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圖中的對話,接著說下去,或者給學生提供沒有填數字的兒歌,讓學生補充。

        118、在補充兒歌的過程中,可以采用小組學習的方法。

        119、在完成兒歌之后,引導學生根據兒歌寫出乘法算式,再獨立編出3的乘法口訣,并相互交流啟發。

        120、 教學第一個綠點標示的問題時,教師可讓學生根據乘法的意義獨立列算式,然后交流是用哪句乘法口訣進行計算的。

        121、 教學第二個紅點標示的問題時,教師可以從兒歌中小碗的個數問題直接切入到4的乘法口訣的編制過程。

        122、 教學第二個綠點標示的問題時,教師可參考第一個綠點的教學步驟進行教學。

        123、 教學第三個綠點標示的問題時,可通過“口訣越學越多,怎樣記呢?”這問題,引發學生對1至5的乘法口訣的整理。

        124、三 鞏固練習 “自主練習”1至9題。

        125、 “綜合練習”的題目。

        126、教后小記: 通過對1—5乘法口決的教學,使學生會用口訣解決簡單的乘法問題。

        127、第三單元 小制作――角的初步認識本單元教學內容:初步認識角,比較角的大小,畫角。

        128、本單元教學目標:結合具體情境初步認識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稱;能借助三角尺認識直角、銳角和鈍角,會用直角符號表示直角;會用簡單的方法比較角的大小,初步學會畫角。

        129、2、在認識角的過程中,發展初步的觀察、想象、動手操作和形象思維能力和初步的空間觀念。

        130、3、體會身邊處處有數學,感覺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

        131、本單元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是角的認識。

        132、難點是比較角的大小。

        133、本單元課時安排:4課時信息窗1――教室里的角信息窗解讀:本圖呈現的是學生們在教室里進行手工制作的情景。

        134、畫面中蘊含著大量有關“角”的信息。

        135、教材以借助對生活中具體角的討論,提出“什么是角呢?”問題,展開對角的知識的學習。

        136、教學過程: 活動一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小制作嗎?有一天,小完成了自己的作品以后,突然像發現了一個大秘密似地叫了起來:“快來看,快來看,紅五星上有許多――”(教師故意停頓)師:對,就是角,同學們觀察得真仔細。

        137、看到這兒,你能提出什么問題? 活動二師:在圖中你發現哪里有角,能上來指一指嗎?師:你能說說你觀察到的角是什么形狀嗎?師講解什么是角。

        138、學生理解角,認識角。

        139、師:你能給角的各部分起個名字嗎? 學生命名。

        140、小結:角有一個頂點,兩條邊。

        141、師:你能做出一個角嗎?學生獨立做角。

        142、 活動三 你能指一指圖上其他的角嗎?觀察這些角,你能發現什么?師:這樣的角叫做直角,我們可以給它標上直角符號。

        143、你在哪里見過直角? 活動四 全課總結 學生談談自己有什么收獲,對自己的表現做出評價。

        144、教后小記: 在教學角的過程中,讓學生的結合具體情境來學習有關角的知識。

        145、信息窗2 玩調皮猴――角的大小比較一 導入 師提出問題:看情境圖,為什么兩個調皮猴不一樣高呢?生發表看法。

        146、……二 教學新課師:你能不能證明你的猜想呢?請小組合作研究一下。

        147、(小組交流、探索)師:誰愿意把自己的方法與大家共同分享?請在實物投影上展示并講解一下。

        148、生展示。

        149、師:同學們太棒了,想出了這么多的方法。

        150、誰估計對了呢?想想你喜歡哪種方法?為什么?生發言。

        151、師:用大多數同學喜歡的方法完成一個任務:在三角板的幫助下把角分類。

        152、(小組活動)找一組上來用實物投影演示分類情況。

        153、師:像這樣的,比直角小的角叫做銳角。

        154、比直角大的角叫做鈍角。

        155、三 全課總結。

        156、教后小記:在教學中,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讓學生經歷從具體的事務中抽象出角的過程,切實體驗徐學與生活的聯系,學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事物。

        本文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鍵詞:
        x 廣告
        x 廣告

        Copyright @  2015-2022 海外生活網版權所有  備案號: 滬ICP備2020036824號-21   聯系郵箱:562 66 2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