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吳斌 上海報道
硅谷銀行倒閉已一月有余,最初給債市帶來的沖擊也逐漸平息。
在硅谷銀行迅速崩潰以及瑞信風波影響下,投資者一度蜂擁涌入債券市場,美債收益率急劇下降,創下數十年來最大跌幅。此外,在瑞信收購案中,瑞士金融市場監管局打破市場慣例,將160億瑞郎瑞信AT1債券完全減記,一度讓AT1債券市場如臨大敵,多家知名銀行發行的AT1債券遭遇拋售。
(資料圖片)
如今回過頭看,市場當初顯然過于恐慌了。巴克萊銀行中國區債務籌集主管張蕾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專訪時表示,在瑞士監管機構的強勢裁定下,瑞信AT1債券持有人被迫承受的損失比瑞信股東更大,但這和瑞士金融監管當局的條款設置密切相關,只是瑞士的個例,歐盟、英國等多數地區的條款和瑞士并不一樣,因此瑞信AT1債券減記影響有限。
(巴克萊銀行中國區債務籌集主管張蕾)
面對動蕩的市場,今年歐美公司選擇抓住低成本窗口盡早發債,而不是等待。今年3月6日,在雀巢、豐田和匯豐等發債的助推下,歐洲債券發行總額就已經突破5000億歐元大關,創下史上同期最高紀錄。
在張蕾看來,從今年年初到現在,美國、歐洲的債券發行強勁反彈,大中華區的發行量則相對較少,背后的一大原因是,美國、歐洲的發行人在很大程度上依靠資本市場,對直接融資的依賴程度比較高。對比來看,中資發行人在相當程度上靠銀行融資,對間接融資的依賴程度大一點。
在全球各國持續推動碳中和、綠色發展之際,綠色債券發行越來越受關注。張蕾告訴記者,不管是投資者還是發行人,大家對ESG都非常重視。很多公司都在設立綠色框架,在綠色框架內發行綠色債券。即使發行人沒有發綠色債券,而是普通債券的時候,也有一些投資者會問ESG領域的問題。張蕾強調,設立關鍵ESG績效指標尤為重要:既要對發行人整體業務相關性高、有核心價值和實質性意義,也要能夠基于一致性的方法論進行量化;并同時衡量績效指標是否合理、不過于寬松。
展望未來,張蕾表示,中國綠色債券市場不斷發展是自然而然的事,看到發行人越來越多樣化,投資者也進一步多樣化,未來市場參與者肯定會越來越多,相應的機制也會更加完善。
21世紀:2023年全球市場劇烈波動,國內外債市投資流向、發債情況是什么樣的?
張蕾:先說一下債券市場的情況,從今年年初到現在,美國、歐洲的債券發行強勁反彈,大中華區的發行量相對較少,背后的一大原因是,美國、歐洲的發行人在很大程度上依靠資本市場,對直接融資的依賴程度比較高。對比來看,中資發行人在相當程度上靠銀行融資,對間接融資的依賴程度大一點。從投資者的需求角度看,還是有相當多的投資資金比較喜歡一些防御性板塊,喜歡評級比較高的債券發行人。此外,美國處在加息周期,美國國債收益率處在相對高位,美元債的成本要高一些。
21世紀:中美利差倒掛仍在繼續,但后續美聯儲可能會暫停加息、甚至降息,對市場會有哪些影響?在歐美貨幣政策和經濟前景未明之際,市場動蕩或將持續,如何應對挑戰?
張蕾:現在美聯儲的政策預期和之前不太一樣,以前市場預計加息會持續一段時間,但是現在市場預計美聯儲不會那么鷹派了,降息可能會更早一些到來,但具體什么時候大家都不知道,并沒有“水晶球”。
現在很多發行人都很敏捷,在觀察利率基準和息差的變化,另外也在看新發債券的表現,然后再決定什么時候出擊,中國現在有不少非常專業的發行人,如果有好的窗口出現,他們會迅速出擊。當有不確定性的時候,其實也會有機會,會出現一些不錯的債券發行窗口。
21世紀:近期硅谷銀行風暴一度引發市場恐慌,你怎么看待這一事件?這場小型危機影響有限?
張蕾:硅谷銀行的資產質量并沒有發生巨大變化,銀行面臨的風險主要來自央行大幅加息下“期限錯配”所造成的流動性壓力。目前銀行系統并沒有出現基本面上的大問題,跟2008年金融危機時的情況并不一樣。
這次監管機構的反應速度也很快,美聯儲、美國財政部和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發布聯合聲明,承諾儲戶可以支取他們所有的資金,美聯儲還推出了銀行定期融資計劃(BTFP)的緊急融資工具。從目前的情況看,硅谷銀行事件不會成為系統性風險,市場也已經出現了不小程度的反彈。
21世紀:在瑞信收購案中,瑞士金融市場監管局打破市場慣例,將160億瑞郎瑞信AT1債券完全減記,如何看待這一做法?長遠來看其實影響不大?
張蕾:這是個好問題。其實這跟特定管轄地區的規定是密切相關的,在瑞士監管機構的強勢裁定下,瑞信AT1債券持有人被迫承受的損失比瑞信股東更大,但這和瑞士金融監管當局的條款設置密切相關,只是瑞士的個例,歐盟、英國等多數地區的條款和瑞士并不一樣,因此瑞信AT1債券減記影響有限。
21世紀:截至2022年12月31日,中國債券存量規模達到了144.54萬億,位居全球第二,促進了實體經濟的發展。債券市場的種類、投資者結構也更加多元,對外開放程度也取得長足的進步。外資機構在中國債券市場發展中起到了哪些作用?
張蕾:外資銀行需要為國內發行人、企業和機構客戶提供一系列量身定制的融資服務,同時把全球相關人脈資源聯結在一起,集中為國內客戶提供完備的方案。巴克萊是一家已有300多年歷史的外資銀行,一直致力成為中國企業、金融機構與世界其他地區之間的橋梁,1981年在中國設立了代表處,2005年上海分行開業。巴克萊在境外人民幣債券市場比較活躍,去年巴克萊發行的離岸人民幣債券總額全球排名第五,2023年1-2月,巴克萊發行的離岸人民幣債券總額全球排名第三。外資銀行需要為國內客戶帶來全球信息、資金資源和合作價值,讓企業真正走出去,面向國際。
21世紀:在全球各國持續推動碳中和、綠色發展之際,綠色債券發行越來越受關注,未來發展空間有多大?
張蕾:不管是投資者還是發行人,大家對ESG都非常重視。很多公司都在設立綠色框架,在綠色框架內發行綠色債券,或者做綠色銀行貸款,也有發行人擁抱可持續發展掛鉤債券(SLB)。
即使發行人沒有發綠色債券,而是普通債券的時候,也有一些投資者會問ESG領域的問題,尤其是對于一些高能耗的行業,這是一個很好的趨勢。一些基金也會特意推出ESG基金,綠債的流動性可能會更好。現在對ESG的重視體現在了各行各業,不像以前聚集在可再生能源等少數領域,一些科技公司也有發綠債。
21世紀:2022年7月,《中國綠色債券原則》正式發布,推動國內綠色債券標準統一并與國際綠色金融標準接軌。中國綠色債券如何與國際接軌?現在全球關于洗綠的討論也比較多,對這個問題你是怎么看的?
張蕾:我們認為境內、境外ESG融資可以互補。境外ESG融資主要分為ESG框架下融資和與可持續發展掛鉤融資。一般來說,綠色、可持續發展掛鉤融資均需國際認證機構出具第二方認證意見書。隨著更多的中國公司類發行人設立并致力實現可持續發展績效指標,我們預計將來會有包括貸款和債券發行在內更多的可持續發展掛鉤融資活動。在此類融資中,設立關鍵ESG績效指標尤為重要:既要對發行人整體業務相關性高、有核心價值和實質性意義,也要能夠基于一致性的方法論進行量化;并同時衡量績效指標是否合理、不過于寬松。
洗綠是一個熱點話題,比如可持續發展掛鉤債券,如果設計的目標可以輕易完成,可能存在洗綠問題。
21世紀:對于未來,你覺得中國綠色債券的發展會呈現什么趨勢?
張蕾:中國綠色債券市場不斷發展是自然而然的事,我們看到發行人越來越多樣化,投資者也進一步多樣化,未來市場參與者肯定會越來越多,相應的機制也會更加完善。不管一級市場還是二級市場,隨著更多不同行業、不同類型的發行人到中國發綠債,更多ESG基金也參與進來,未來市場機制會進一步完善,發行量、發行種類、參與度都會進一步提升,長期的趨勢非常積極。
Copyright @ 2015-2022 海外生活網版權所有 備案號: 滬ICP備2020036824號-21 聯系郵箱:562 66 2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