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券商中國記者獲悉,原浙商證券研究所所長助理、新科技首席陳杭已于4月20日前后辭職,目前浙商證券內部通訊錄、中證協公示信息中,均已無陳杭信息。
今年4月,陳杭先后被前同事、投資者投訴,稱其此前在方正證券擔任科技首席分析師期間,沒有基于基本面研究,推薦“博傻接盤”股票,給投資者造成巨大虧損。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對此,浙商證券回應券商中國記者,“陳杭所涉事件均與本公司無關。陳杭于2022年11月入職浙商證券,還在試用期。陳杭因個人原因,已于近日向公司提出離職,目前已批準其離職申請。若有相關不實報道損害公司聲譽,我司保留依法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
陳杭 資料圖
離開浙商證券時仍在試用期
曾怒對半導體專家“你算老幾”
2022年11月,陳杭離開方正證券,加入浙商證券。公開資料顯示,陳杭曾任浙商證券研究所所長助理、新科技首席分析師。
據券商中國,截至目前,陳杭總共在浙商證券工作了約5個月。按照浙商證券的說法,直到提出離職,陳杭仍處于試用期。有消息人士告訴券商中國記者,浙商證券研究所不僅許諾了首席和所長助理的職務,更開出了兩倍薪酬的高價。另有消息稱,陳杭加盟浙商證券年薪高達800萬元。
有知情人士透露,最初浙商證券研究所并未第一時間要求陳杭離職,只是重新對他的入職程序、背景調查、入職以后的研報合規情況進行了調查。但由于輿情反復發酵,引起了監管機構的關注,陳杭最終不得不選擇離職。
作為賣方研究的輿論常客,陳杭最早被關注是在2021年7月。據每經網此前報道,在一個名為“半導體行業交流”的500人微信大群中,彼時作為方正證券電子首席的陳杭與與中芯國際光刻膠負責人楊曉松產生觀點分歧。對于國產化光刻膠目前技術,被稱為“中芯國際光刻膠負責人”的楊曉松直接在微信群表示,“別扯ArF(光刻膠),沒一家能看的,各個都不敢來見我。”陳杭于是怒懟楊曉松“你算老幾”。一時間“你算老幾”輿論效果拉滿。
聊天記錄
陳杭加入浙商證券的那個月,浙商證券首席戰略官兼研究所所長邱冠華發布了所長寄語稱:“我一直在尋找能打通整個TMT產業鏈研究的人,直到遇見陳杭。陳杭擁有近9年買方+賣方投研經驗,在賣方期間以半導體為切入口,在大科技領域建立了一整套具備廣泛市場影響力的研究體系,在研究框架化和系列化方面樹立了一個具備特色的標桿。”
先后被前同事、投資者投訴:
推接盤票、無基本面研究
今年4月,陳杭先后被前同事、投資者投訴,稱其此前在方正證券擔任科技首席分析師期間,沒有基于基本面研究,推薦“博傻接盤”股票,給投資者造成巨大虧損。
據第一財經,有投資者爆料稱,陳杭在2021年高位推薦了多只半導體股票,不少投資者高位買入,此后回撤嚴重。據第一財經梳理,此前陳杭團隊曾對北方華創喊出一萬億市值,一時間震驚市場。2021年3月至11月,北方華創股價累計漲幅3倍有余,市值超過1900億元,在此情況下陳杭團隊仍在積極推薦北方華創。
復盤來看,陳杭強推揚杰科技、聞泰科技等半導體股票的時間,均在相關股票大漲以后,恰逢半導體周期景氣度拐點的關鍵時刻。彼時已有分析師反復提示2022年全球半導體周期拐點將現、行業景氣度將大幅下行。至少在2022年,半導體行業實際的景氣度與陳杭團隊的預測大相徑庭。
據每經網此前報道,4月7日,陳杭前同事譚珺爆料稱陳杭推接盤票、無基本面研究吹票、讓實習生代寫研報等。在她看來,陳杭的一些行為是賣方行業的“反面教材”。
對于譚珺的爆料,《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也采訪了陳杭本人,他對此直言“內容全是誹謗,已經報警。”陳杭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進一步表示,“本人已采取法律手段維護本人合法權利,已于4月7日在律師陪同下報警;請各方共同維護積極正面的網絡輿論環境及行業形象,勿散布謠言。”
延伸閱讀:
譚珺曾爆料陳杭12件"丑聞" 涉及推接盤票和桃色事件
近日,券商中國記者獲悉,原浙商證券研究所所長助理、新科技首席陳杭已于4月20日前后辭職,目前浙商證券內部通訊錄、中證協公示信息中,均已無陳杭信息。
對此,浙商證券回應稱,“陳杭所涉事件均與本公司無關。陳杭于2022年11月入職浙商證券,還在試用期。陳杭因個人原因,已于近日向公司提出離職,目前已批準其離職申請。若有相關不實報道損害公司聲譽,我司保留依法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
有消息人士告訴券商中國記者,浙商證券研究所不僅許諾了首席和所長助理的職務,更開出了兩倍薪酬的高價。另有消息稱,陳杭加盟浙商證券年薪高達800萬元。
據中證協此前的公示信息顯示,陳杭于2017年6月加入西南證券,2019年6月獲得證券投資咨詢(分析師)資格;2019年11月,陳杭跳槽至方正證券研究所,擔任所長助理、科技行業首席分析師;隨后在2022年11月轉會浙商證券研究所。
截至目前,陳杭總共在浙商證券工作了約5個月。按照浙商證券的說法,直到提出離職,陳杭仍處于試用期。
4月7日,網絡流傳著一則關于浙商證券研究所所所長助理、新科技首席分析師陳杭的爆料信息,而爆料者正是去年6月喊出4000點的方正證券分析師譚珺。在此之前,二人曾是同事關系,供職于方正證券研究所電子團隊。
根據爆料內容,譚珺陳列了陳杭12件“丑聞”,涉及推接盤票、無基本面研究吹票、讓實習生代寫研報、桃色事件;同時譚珺還在爆料中稱:“(陳杭)嫉妒我干的比他好,派點比他高,比他有研究天賦,看我火了故意黑我讓我失業一年多,社保都斷了。”
聊天記錄
對于上述指控言論,是否是譚珺自己所發?以及陳杭對此言論有何行動?《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分別采訪了兩位當事人。
就譚珺指控陳杭的相關內容,記者采訪了譚珺本人,她獨家回應《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上述網傳的內容確系她發布,而且這些針對陳杭的爆料均屬實。”在她看來,陳杭的一些行為是賣方行業的“反面教材”。
另外,她告訴記者,今天網傳的微信內容她只是私下發給浙商證券研究所的個別工作人員,讓其代為轉發給浙商證券研究所所長,她并沒有主動進行傳播。
對于譚珺的種種指控,《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也采訪了陳杭本人,他對此直言“內容全是誹謗,已經報警。”陳杭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進一步表示,“本人已采取法律手段維護本人合法權利,已于4月7日在律師陪同下報警;請各方共同維護積極正面的網絡輿論環境及行業形象,勿散布謠言。”
同時,記者也注意到,在4月7日15時19分,陳杭已在其朋友圈發布聲明。
陳杭聲明
聲明稱,“近日,本人前同事譚某捏造事實在微信平臺發布了關于本人的不實文章,目前該文章已在微信平臺被大量轉發,對本人造成了嚴重的負面影響,本人在此嚴正聲明如下:1、該文章內容純屬譚某虛構,本人已向所在公司匯報此事,并采取法律手段維護本人合法權利,追究譚某的法律責任。2、散布謠言也是違法行為,請任何組織或個人不要散布謠言,已經散布的或正在散布的請立即停止該違法行為。”
Copyright @ 2015-2022 海外生活網版權所有 備案號: 滬ICP備2020036824號-21 聯系郵箱:562 66 2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