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港兩地金融加速融合
首席記者 謝惠茜
(資料圖)
自香港與內地全面恢復通關以來,各項跨境業務顯著回升,而深圳也在探索跨境金融創新、深化深港金融融合等方面持續推進。
融合加速
“恢復通關后,作為靠近關口的支行,我們能明顯感覺到進店客戶暴漲,人流量和人氣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其中增長的80%客戶都是香港客戶。”深圳某股份大行水圍支行行長近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透露。
他告訴記者,一開始很多香港客戶的主要需求在于基礎業務,例如“梳理”銀行卡,即新卡開戶或重新激活銀行卡等。但隨著香港客戶的涌入,還帶動了銀行整個跨境業務的提升。“僅恢復通關當月,我們行香港客戶的存款額便整體提升了3%,還吸引了不少百萬級別的高端客戶到內地來。”該行長表示。
事實上,這家股份行并非是獨一家吃到恢復通關紅利的銀行。有數據顯示,僅通關后的2月份,跨境客戶的日均開戶數量已恢復至2019年的80%。
今年2月下旬,為助力經常往返深港兩地跨境消費和來深旅游港籍人士融入大灣區,深圳中行與深圳羅湖、香港八達通集團合作,面向所有來深消費港籍人士,創新推出數字人民幣硬錢包服務。截至3月底,深圳中行該業務開戶已突破20萬,有效便利了港人客戶“足不出港”便能便利開立境內賬戶。
同樣,WeChatPayHK (微信香港錢包)相關人士告訴記者,自全面恢復通關后,香港同胞到內地消費熱潮持續上升,線下交易筆數較通關前增長超10倍,并呈現持續增長趨勢。
創新先行先試
恢復通關以來,深圳在探索跨境金融創新,持續深化深港金融融合、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方面可謂動作頻頻:先是2月20日,國家外匯管理局跨境金融服務平臺銀企融資對接應用場景在深圳等10省(市)開展首批試點。當天,農行深圳龍崗支行在跨境金融服務平臺為深圳某出口企業完成8000萬元融資授信受理、信用信息查證、授信額度登記等,標志著該項試點首筆業務在深圳順利落地。
數據顯示,截至2月21日,深圳轄內6家銀行為10家外貿企業累計授信額度超過42.3億元。
在人民銀行深圳市中心支行舉行的一季度新聞發布會上,該行負責人透露,經過一段時間的驗證,“金融支持前海30條”落地成效初顯。截至一季度末,前海合作區共61家企業參與試點,累計跨境收支金額63.9億美元,筆數合計36516筆。此外,境內運費外匯支付便利化試點也由4家銀行擴大到了全市13家銀行。銀行應用新功能服務171家企業,查驗發票551張,合計完成463筆境內外匯運費支付,金額合計432.8萬美元。
與此同時,截至一季度末,深圳累計開立“跨境理財通”賬戶2.4萬個。該負責人表示,近年來,人民銀行深圳市中心支行、外匯局深圳市分局,推動銀行構建“六通”深港金融合作格局。一是深港賬戶通;二是深港匯款通;三是深港融資通;四是深港貿易通;五是深港服務通;六是跨境理財通。
從目前看,深圳跨境業務創新仍在持續推進中。
Copyright @ 2015-2022 海外生活網版權所有 備案號: 滬ICP備2020036824號-21 聯系郵箱:562 66 2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