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董靜怡上海報道
得益于科技創新,快速迭代的能力以及中國制造的供應鏈優勢,中國企業全球化的核心競爭力仍在不斷增強,并在出海征途上取得了更多的突破。
(資料圖片)
6月15日,谷歌與凱度發布《Google x Kantar BrandZ 中國全球化品牌 2023》,揭曉了今年的全球化品牌50強及成長明星榜。面對充滿不確定性的市場環境和更為審慎的全球用戶,眾多中國全球化品牌依然取得了不菲成績。
谷歌中國大客戶部銷售副總裁鄧輝表示,“超過9成的品牌被超過70%的消費者熟知,也就是說中國頭部品牌已經登上了全球舞臺,成為大眾消費者愿意考慮的對象。”
谷歌發現,今年的全球化品牌50強,尤其是眾多新上榜品牌,有一個共性,他們正通過積極的技術與產品創新,致力實現從“制造”到“創造”的轉變。這些創新的功能使得這些品牌更能夠滿足消費者的需求與痛點,讓消費者充滿信心地做出購買決定,并感到前所未有的“物超所值”。
可以看出,當前出海品牌建設相較以前變得更為復雜。谷歌大中華區營銷洞察與解決方案副總裁張珺表示,今天要創立一個新的品牌,僅僅靠折扣是不夠的,“事實上我們看到在我們研究中有73%的消費者表示,他選擇一個新的品牌都不是因為價格,考慮到這幾年全球經濟和環境的不穩定性,大家會感到有一點意外。”
即使面對著全球經濟的不穩定性,許多消費者仍然沒有放棄對生活品質的追求。對于中國出海企業來說,則要從性價比中破圈,撬動對價值有追求的消費者,從而進入全球的主流市場。
中國全球化品牌需要以多元方式和用戶溝通,從傳統的售賣式推廣,轉向講述性營銷。隨著全球用戶群體和需求日漸多元化,品牌價值不僅體現在滿足用戶對于功能性的需求上,更附加在品牌所代表的特定人群的生活方式與情感共鳴上。谷歌的研究表示,一個新品牌打動消費者最重要的5個因素里面,除了性價比,更多的是消費者對產品或者服務的信心,以及對使用的好奇和期待。
以內衣品牌內外為例,該品牌更加關注的是用創新的技術讓女性的身心自由和愉悅,這也是在向消費者傳達一種生活的理念。
但僅傳達是不夠的,張珺表示,還需要讓消費者相信這些價值,“在我們的研究中,有4/5的消費者表示,他們只有經過足夠的研究才能相信自己做了正確的決定,而有76%的消費者懷疑自己看到的信息具有誤導性。”
張珺表示,品牌方需要在這方面做一些工作獲取消費者的信任,如權威的信息、發布的平臺等都會影響消費者的決策。面對消費者日常里獨特、復雜、多變需求的探索研究,營銷如何跟得上消費者的腳步,似乎只有AI的賦能才能直擊痛點。
在出海營銷方面,AI賦能成為越來越受關注的重點。這背后是日漸困難的營銷現狀:移動設備廣泛普及、消費互聯網愈發成熟,觸達消費者的渠道和內容日漸豐富,企業品牌們卻越來越難抓住消費者的眼睛。
一方面,渠道和觸點不斷增加,讓用戶原本碎片化的注意力進一步被分散,信息難以直接觸達,更不用說后續的流量轉化。另一方面,流量成本高昂之外,用戶心智和消費行為也變得更加復雜、難以預測,傳統的漏斗理論失效,投入難以獲得高回報。
對于從性價比轉型“心價比”的出海企業來說,通過營銷走進海外用戶心智、打造品牌的需求更為迫切。“你需要在毫秒之間去判斷消費者的行為和偏好,并且實時的調整你的營銷策略,能夠大規模的做出這樣預測性的決策,唯一的方法就是借助AI賦能工具的力量。”張珺表示。
百度副總裁趙強曾指出,在AI技術的突破發展下,現在的營銷已經進入“營銷5.0時代”,營銷變得更加“自動化”、“智能”和“精準”。百度MEG銷售業務平臺IT消費電子行業負責人張寧曾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AI技術的發展為營銷帶來了更多的可能性。
他表示,傳統的營銷方式主要依靠人力和數據分析,但是隨著AI技術的發展,我們可以更好地利用機器學習、自然語言處理等技術來進行數據分析和預測,從而更好地理解客戶需求,并制定更有針對性的營銷策略。
谷歌舉例稱,在AI 賦能的廣告推動業務增長方面,效果最大化廣告是例證之一。用戶采用效果最大化廣告后,在每次轉化費用大致相同的情況下,轉化量平均增加超過18%;而在大約1年之前,這一數字還只是13%。
在今年的Google I/O上,谷歌宣布了全新的生成式搜索體驗(SGE),使谷歌搜索變得更加智能和簡單,而隨著搜索功能的發展,未來的廣告也會演變,讓企業和品牌有更多機會拓展業務和展示品牌。
張珺認為,今年是AI賦能企業解鎖新生產、解放生產力、推動企業變革的一年,今年也是全球消費者更愿意嘗試新品牌、展示心智紅利的一年,對于出海品牌來說是機遇之年。
Copyright @ 2015-2022 海外生活網版權所有 備案號: 滬ICP備2020036824號-21 聯系郵箱:562 66 2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