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這兩天,上海市歷史博物館(上海革命歷史博物館)正在進行一場博物館界的“自我革命”。由上海市歷史博物館(上海革命歷史博物館)、無錫博物院、常州博物館、蘇州博物館、南通博物苑、寧波博物院、湖州市博物館、嘉興博物館與舟山博物館共同發起了首場“上海大都市圈‘1+8’城市博物館聯盟合作交流活動”。
“上海大都市圈‘1+8’城市博物館聯盟”成立于2022年11月25日。經過9家成員單位的討論,聯盟發布了屬于自己的標識。聯盟logo“∞”是表示無窮大的符號,表示一種無限可能。協同發展合作是一種持續的連接,將帶來無窮的力量,和無限的可能性。無窮大符號橫過來,又象征著8字,紅色代表了中文數字“一”,寓意1+8。
在蘇州博物館副館長孫明利看來,9家成員單位地緣相近、人緣相親、文化相通,“基于共通的文化特質,我們計劃推出‘上海大都市圈近代愛國實業家展’,所有成員單位一起策展。”
之所以會選擇這一主題,是因為上海作為近代中國的對外貿易和對內埠際貿易的中心、國內最大的輕紡工業基地,對周邊區域有著超強的吸納和輻射能力。“今天上海大都市圈區域內的8座城市——蘇州、無錫、常州、南通、寧波、湖州、嘉興、舟山,經濟獲得快速發展,社會發生深刻變革。在這個過程中,孕育了一大批實業家,他們秉持實業救國、實業報國信念,懷蘊志興華之心,做強企業,造福桑梓,為國分憂。”孫明利表示,希望通過展覽弘揚新時代的實業家精神,講好中國故事。
同時,談到這9家博物館,“江南文化”一定是繞不開的主題。孫明利透露,聯盟內各博物館還將圍繞“江南文化”“海派文化”開展聯合研究、聯合策展活動,對上海大都市圈內的文化共性、歷史聯系進行深度剖析。
數據顯示,2022年,聯盟9家博物館舉辦各類展覽207場次,共接待觀眾逾606萬人次。面對持續升溫的“博物館熱”,寧波博物院院長張亮表示,對內各單位將建立聯盟專屬的專業導師團,實現專家資源的高效流動與優勢互補;對外將招募國際志愿者,讓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來到中國講述中國故事。
關于聯盟的未來計劃,上海市歷史博物館館長周群華從“走出去”和“引進來”兩方面深度解剖。他認為,傳播“海派文化”是“上海大都市圈”的責任,“所以我們計劃在2到5年的時間將聯盟舉辦的展覽送出去展出”。
而對于國外展覽的引進,周群華則希望“放大招”,“近20年來,海外大展普遍只有三種類型,以平面為主、以美術作品為主,部分是雕塑作品。”周群華認為,這種傳統的策展方式雖然容易操作,但是沒能真正表達出背后的歷史和文化,“我們做了十年計劃,希望策劃引進以人文歷史為核心載體的展覽。”
據悉,根據《上海大都市圈“1+8”城市博物館協同發展合作聯盟章程》,聯盟各博物館將以合作共享思維為上海大都市圈注入文化創新動力、事業發展活力,夯實大都市圈文化根基,以跨界創新促進文旅商多業態的深度高質量融合,樹立區域性文博合作聯盟品牌的高質量典范。
Copyright @ 2015-2022 海外生活網版權所有 備案號: 滬ICP備2020036824號-21 聯系郵箱:562 66 2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