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短訊!還原真相 多種手段追溯波蘭村莊遭導彈襲擊事件

        2022-11-18 08:47:27       來源:環球時報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魏齊】11月15日,有導彈擊中波蘭境內靠近波烏邊境的一個村莊,造成兩人死亡。在最初的信息混亂過后,北約、美國和波蘭對此事件的定性是烏克蘭防空導彈的“誤擊”,而烏克蘭總統16日仍然宣稱導彈不屬于烏克蘭。那么,如何判斷導彈從哪里發射,又如何判斷是蓄意攻擊還是誤擊呢?


        (資料圖)

        判斷導彈型號

        判斷是誰的導彈、誰發射的導彈,首先要從殘骸入手。這次“襲擊”不是發生在深海,相關證據并不難找。網上隨后出現疑似在遭襲地點發現的導彈殘骸,通過簡單對比分析就可以判斷,殘骸可能是S-300PT防空導彈系統5V55系列導彈的發動機殘骸。

        據中國軍事專家張學峰介紹,這種防空導彈是蘇聯時代的產品,現在俄羅斯金剛石-安泰科研生產聯合體在改進生產這種導彈的后繼型號。這種導彈俄烏雙方均有裝備。這次俄烏沖突中,烏克蘭方面裝備、使用的較多,烏軍將其用于防空作戰。俄羅斯此型防空導彈系統大多被淘汰,改為使用更為先進的改進型,但5V55導彈庫存量比較大。之前,烏克蘭包括西方一直指責,俄羅斯由于對地打擊導彈不夠用,轉而用5V55系列防空導彈打擊地面目標。這種導彈最大射程75公里,改進型達到90公里,最大射程是針對空中目標的,如果落到地面,飛行距離會更遠。

        張學峰表示,人們傳統上認為防空導彈的戰斗部不重,很難造成很大的殺傷。但實際上5V55導彈的戰斗部重量超過130公斤,要比“海馬斯”火箭炮使用的M30/M31制導火箭彈的戰斗部還要重一半以上,M30的戰斗部大約重90公斤。所以可以看到爆炸現場地面上有一個大坑,而且拖拉機也被掀翻,基本符合這種導彈爆炸后造成的效果。

        誰發射的導彈

        盡管根據殘骸可以推斷導彈型號,但最終確定誰發射了導彈,往往成為羅生門。2014年擊落馬航MH17航班的罪魁禍首被確認為“山毛櫸”防空導彈,但是誰發射、在哪里發射了這種導彈,卻眾說紛紜。西方通過大量證據指認是俄羅斯的責任,而俄羅斯也拿出證據,指認是烏克蘭方面所為。

        有分析認為,從這次的襲擊時間來看,如果最終確認是5V55導彈,那么很可能是烏克蘭發射的。遭襲地點位于烏克蘭城市利沃夫以北約45英里處(約72公里),正好處于保衛利沃夫的S-300發射的5V55導彈的最大射程內。而在俄控區,包括在白俄羅斯發射這種導彈,射程不足以覆蓋到被襲擊的波蘭村莊。

        除了靠基本的推測,探測來襲導彈、定位發射點,還有很多可靠手段。張學峰表示,5V55導彈的發動機燃燒時間超過10秒,如果多次發射多枚導彈,類似美國“天基紅外系統”這樣的導彈預警衛星,應該可以定位導彈的發射陣地。此外,遭襲地點位于烏波邊境,這個方向應該是波蘭防空系統重點警戒的區域。5V55導彈必然是從高空飛過來,波蘭的地面雷達網,或北約在附近的預警機,應該能夠探測到來襲導彈,否則對于他們來說就是一種失職。到目前為止,北約、美國和波蘭都沒有拿出相關數據支撐其“烏克蘭發射導彈”的論點,大概是不想讓烏克蘭太難看。

        故意還是“不小心”

        如果最終確認確實是烏克蘭發動了這次襲擊,那么它是蓄意的還是無意的呢?在沒有足夠證據支撐下,很難揣測烏克蘭方面的想法。但張學峰認為,烏克蘭應該在烏波邊境盡最大努力,防止自己的導彈射向波蘭。

        張學峰認為,如果為了打空中目標,向烏波邊境發射導彈應該受到嚴格限制。如果導彈沒有命中目標,它穿越目標后也會自毀,或者由操作人員手動發送指令引爆。如果是因導彈誤發射,那么發射出去之后有很多辦法將其在空中引爆,而不會飛那么遠炸到地面上的目標??偠灾?V55導彈失誤打波蘭地面目標,操作人員必須要犯一連串的錯誤才能做到。

        有分析認為,從意圖上來說,烏克蘭如果是故意為之,那么收獲大、風險小。即便被波蘭或者北約發現是烏克蘭的導彈,烏克蘭面臨的風險也不大,完全可以說是誤炸。

        實際上,西方的解釋已經幫烏克蘭“圓場”,美國表示,這次導彈落入波蘭境內,是烏克蘭防空導彈攔截俄羅斯導彈失誤造成的。

        關鍵詞:
        x 廣告
        x 廣告

        Copyright @  2015-2022 海外生活網版權所有  備案號: 滬ICP備2020036824號-21   聯系郵箱:562 66 2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