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環球時報駐美國特約記者 馮亞仁 環球時報記者 張旺】近日,美國獲準在今年7月31日恢復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會員國身份。事后,多家媒體在分析美國為何此時重返教科文組織時,都指向與中國競爭的因素。中國常駐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大使銜代表楊進強調,美方重返教科文組織后,應為促進本組織團結、增進本組織合作作出貢獻,而不是搞對立和分裂。
據香港《南華早報》報道,在6月30日允許美國恢復教科文組織會員國身份的投票通過后,楊進強調,會員國加入教科文組織的目的是加強合作,為和平做出貢獻,不是為抵制和對抗一個國家的影響力。楊進說,中方要求美方重返后,切實履行自身義務和承諾,按時足額繳納會費,盡早全額補繳拖欠多年的會費。根據決議,美國將逐步向教科文組織償還欠款,同時提供一筆自愿捐款,資助該組織在大屠殺教育、記者安全和非洲教育等方面的項目。據媒體報道,美國已累計拖欠教科文組織6.19億美元。
對于美國為何回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危機研究組織聯合國項目主任理查德·高恩,近日接受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采訪時表示,拜登政府認為,特朗普執政時期所持的“反聯合國”的做法,實際上給了中國很多機會。重新加入教科文組織表明,“美國可以通過積極參與聯合國機構而不是袖手旁觀,來做更多事情對抗中國”。《南華早報》直指美國重新“入群”是想在與中國的科技競爭中獲得優勢,特別是在人工智能(AI)的全球規則制定中。報道稱,教科文組織在引領全球對話、發表概念論文和向政府提供技術建議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并有望影響AI的國際討論。“如果中國全面控制如何制定AI規則和法規,美國的意識形態及其利益將受到挑戰,我認為這個理由足以讓美國感到擔憂。”瑞典烏普薩拉大學和平與沖突研究所教授阿肖克·斯溫對法蘭西24電視臺表示。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區域國別研究院研究員、索邦大學博導趙永升2日告訴《環球時報》記者,中方代表此次表態意在告訴美方一家國際組織與“說來就來、說走就走”的俱樂部區別在哪里。美國雖然是教科文組織創始會員國,但曾兩次主動“退群”。趙永升表示,美國再次重返教科文組織,將該組織視為工具以實現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目的很明顯,美國就是想掌控AI立法制高點,讓自己處于更有利地位。二戰結束以來,美國一直在協同盟國將國際機構工具化。而中國和其他新興經濟體的崛起,在一定程度上挑戰了美國的霸主地位,使得后者在國際機構內越發要考慮新興經濟體和最不發達國家的利益與訴求,不能為所欲為。
Copyright @ 2015-2022 海外生活網版權所有 備案號: 滬ICP備2020036824號-21 聯系郵箱:562 66 2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