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上午,長沙市2023年(第42屆) “愛鳥周”活動啟動儀式在湖南湘江新區飛鳥樂園拉開帷幕。湖南省林業局、長沙市人民檢察院、長沙市林業局、各區縣(市)林業主管部門、長沙市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會員、志愿者、白箬鋪鎮中心小學、光明小學、仁和小學的家長、老師和同學以及社會各界人士近500人參加了此次活動。
今年愛鳥周的主題是“保護候鳥遷徙通道,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據了解,候鳥遷徙遵循一定的線路。全球候鳥遷徙線路主要有八條,其中三條從我國經過,每年從我國過境的候鳥種類和數量約占遷徙候鳥的20%—25%。湖南省候鳥遷徙主要遷徙區域有湘東-羅霄山區、湘南-南嶺山區、湘中丘陵區、湘西南雪峰山區、湘西北武陵山區以及湘北洞庭湖平原區,各區域分布有多個主要的遷徙通道。
啟動儀式現場播放了《候鳥遷徙記錄片》。白箬鋪鎮中心小學三年級二班學生表演了竹笛《大魚》,悠揚的笛聲讓現場所有人陶醉。“鳥王”張榮金現場科普了候鳥遷徙途中的磨難和危機以及如何開展救護。
活動現場還連線了正在參加瀟湘晨報晨視頻“飛向北極”送候鳥北歸路上的護鳥志愿者周自然老師,他講述了自己和志愿者們跟著候鳥去遷徙,十年如影隨形的癡情守護候鳥故事。
長沙市林業局野生動植物保護處處長鄧偉強介紹了長沙候鳥遷徙通道以及長沙在保護候鳥方面的措施。鳥類通過遷徙,在換季時往返于不同地區進行繁殖或越冬,是它們對季節和環境的一種適應。湖南省位于中國三大遷徙路線的中部候鳥遷徙路線,遷徙途中分布的一些山地凹谷(埡口區域),是候鳥集中遷徙經過區域,稱為遷徙通道。湘江是長江中游的重要支流。是候鳥遷徙中部通道上的必經之處。長沙屬于湘江流域,而湘江正是由南向北流,最后進入洞庭湖,這與鳥類的遷徙方向是一致的!所以長沙的遷徙通道就是湘江流域。這里是候鳥的能量補給站,而且是不少冬候鳥越冬地和夏候鳥的繁殖地。
據了解,全市各級林業主管部門組織護林員,每天進行巡查,嚴厲禁止張網捕鳥等違法違規行為。以森林公安派出所、鄉鎮(街道)林業管理機構、國有林場、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等基層單位為基礎,狠抓轄區內候鳥等野生動物資源的保護管理。在候鳥的遷徒通道和停歇地,積極開展野外護飛和監測,巡護等工作。還聯合市場監管,公安,郵政等部門對農貿市場,花鳥市場,超市,賓館、飯店等開展集中清查、整治,管控。
通過這些工作的開展,全市的自然生態環境變好,每年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候鳥來此越冬棲息和繁殖。隨著鳥類的增多,觀鳥成了不少市民的“最愛”。目前,松雅湖濕地、大澤湖濕地、金洲湖濕地、洋湖濕地、千龍湖、岳麓山、烈士公園、黑麋峰、大圍山等地方都是觀鳥的好去處。
今天的活動現場,特別請到了長沙市人民檢察院檢官進行野生動物公益訴訟案例的分享。檢察官講述長沙檢察機關充分發揮檢察公益訴訟職能,通過用足用好檢察建議、支持起訴等方式,督促執法部門落實生態環境和野生鳥類保護的職責故事。一是實施全鏈條打擊,通過“刑事檢察+公益訴訟檢察”進行全方位追責。加強對破壞野生動物資源(含鳥類)違法犯罪的刑事打擊力度。去年以來,長沙檢察公益訴訟辦理涉野生動物和林業案件,共立案80件,訴前程序65件,起訴32件。二是貫徹落實“林長+檢察長”協作機制。加強檢察機關在林長制工作中等司法介入和協調聯動,實現行政執法與檢察監督有效銜接,助理林業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
啟動儀式后,現場開展了義賣支持候鳥保護的活動,現場進行了義賣,共計542元善款。義賣所得全部用于支持市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開展候鳥保護行動。
瀟湘晨報記者張沁
Copyright @ 2015-2022 海外生活網版權所有 備案號: 滬ICP備2020036824號-21 聯系郵箱:562 66 2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