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速訊:發現沒有,現在農村已不再攀比誰家樓蓋得好,而是比誰家娃先結婚

        2023-05-21 15:00:07       來源:鳳凰網

        現在農村的風氣變了,不再看重誰家的房子高大,誰家在城里買了房買了車,又或是誰家的子女又考上大學了。現在農村人關心的是,誰家的兒子結了婚生了孩子。


        (資料圖片)

        農村的現狀是,不論你有多少錢多少地位,只要你或者你家娃到了年齡還沒結婚,就會被村里人當作笑柄。他們會說你虛有其表,只會吹牛,其實沒本事,否則怎么連個老婆都找不到,你樓蓋得再高再漂亮也沒用,反正你家娃沒結婚,就是沒本事。

        農村男青年結婚難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去年過年我在農村老家待了段時間,正好趕上同學結婚,順便就去參加了,婚禮上遇見不少以前的同班同學,婚禮開始前我們一群人都沒啥事干,瞎晃悠,有的坐下來東扯西扯,有的聚一圈打牌,由于好久都沒跟這些同學見過的緣故,我一時半會也插不上話,轉了會兒就坐在一旁聽他們說話,隨著新郎的婚房快速地張燈結彩,婚禮的味道也濃了起來,這些同學的話題也自然而然地轉移到了戀愛、結婚之類的話題上面。

        有人率先打破了大家先前都不提婚戀話題的默契,直接脫口而出:“誰相過親?”聽到這兒,我瞬間來了興致,放下茶杯豎起耳朵,沒辦法,八卦是人類的天性,我也不例外。

        農村現在的單身男青年不在少數,就拿這次來參加婚禮的同學舉例,我粗略估計大概來了將近二十幾個男同學吧,有對象的加結了婚的不超過5個,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現在農村年輕跟他們同齡的女性太少了,來參加婚禮的男女同學人數加起來不超過30個,光男生就占了二十幾個,可想而知。同學們還在聊著相親的事,從中,我更直觀更深切地感受到了他們的難處。

        現在農村誕生了一種新的貴族群體:單身年輕女性。但凡現在農村誰家有個年齡差不多的女孩,那絕對是鄉里鄉外最吃香的,尤其是如果這個女孩還透露出想結婚的意愿,那就更不得了了,村里的媒人能把她家的門檻給踏破了去,十里八鄉的男青年們更是像鯊魚聞到血腥味一樣,源源不斷前赴后繼地上門沖鋒,都試圖在這千軍萬馬中殺出一條血路,競爭慘烈程度不比高考輕多少,反正就是往死里卷。

        千軍萬馬獨木橋,橋盡頭的農村女孩高高在上,垂下眼簾揚起下巴,打量著下方橋上“血腥”的場面,神態與古代的皇帝選妃相差無幾,當然,用皇帝來比喻是不妥的,用皇后吧,這話可不是我說的,是我那群正在聊天的同學給取的外號,他們稱現在農村的女性都是“村里的公主,鄉里的皇后”。

        每年過年,這些單身女性的家里收到的禮品能從年初一吃到二月二龍抬頭,一點兒都不夸張,我見過。都是這些相親去的男青年給買的,在我們這兒,相親的流程大概就是男生提著禮物上門,男女雙方和雙方父母坐在一起拉會兒家常,期間男孩女孩就互相觀察彼此,一會兒過后,雙方父母就不約而同地停下說話,然后男方父母問女方,要不要吃個飯啊什么的,反正一般女方家人會拒絕,稱第一次見面不合適之類的叭啦叭啦,雙方再互相客氣幾下,男方就會提出告辭,女方家做做樣子挽留挽留,然后將男方送到門口,走之前順便讓倆孩子加上微信,基本上這次相親儀式就可以正式宣告圓滿結束了!皆大歡喜!皆大歡喜!整個儀式流程快則半小時,慢了也不超過兩小時,嗯,大部分都這樣。

        至于最重要的相親結果如何,男孩女孩有沒有看對眼?都是之后媒人會上門問的,在媒人問之前,男女雙方就通過微信來了解彼此,厲害點兒的可能三天就聊到手了,但這種很少,有這能耐的,就不來相親了,大部分都是聊個三天都沒能說幾句話,然后媒人來通知男青年可以準備進行下一場了,嗯,要是有下一場的話。

        而女方那邊的,男方前腳剛走,基本上女方就有結果了,看沒看上大部分時候就在第一次見面決定了,男方的禮品還沒放穩呢,可能下一場“選妃”就又要開始了,就這樣,高峰期時有的女生可能一天能見兩三次面,甚至更多,不過過程和結果基本都是重復的,但效率很高,也很快,不用幾天,禮品就堆滿了女方家的客廳。

        男青年在另一頭苦苦等待,千年等一“回”,也等不來女生給他微信回消息,因為去女生那邊“面試”的人太多了,沒給人家留下深刻的印象,連初試都過不了,用不了多久,媒人就會告訴男方結果。不甘、失落、迷茫又一次爬上了這些男青年的心頭,他們再次充滿無奈,搖頭苦笑。

        同學們還在七嘴八舌地聊著,對著這個群體的女性一頓數落,我繼續聽。有個正在讀研的同學扶了扶眼鏡,說道:“我覺得,咱們找對象結婚難,是因為男女比例失調了。”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在全國人口中,男性人口為723339956人(約7.23億),占51.24%;女性人口為688438768人(約6.88億),占48.76%,總人口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男性對女性的比例)為105.07。

        這份數據是2021年發布的,統計的是2020年我國的人口情況,數據顯示我國有14億多人,其中男的有7億多,女的有6億多。男性比女性多很多,大概每100個女的就有105個男的,也就是說,如果把所有的男的和女的分成兩隊,那么男的隊伍里就會多出來3480萬多。

        數據歸數據,但是現實情況還不一樣,要按數據來算的話,應該是每105個男性,應該有5個結不了婚,大概只有二十分之一的的男性最后要孤獨終老,所以如果這份數據套入到這群正在聊天的同學里,他們當中應該只有一兩個沒結婚才對,而現實情況是,只有一兩個結婚了,加上有對象的,這二十幾個男同學里,沒對象的人數占比,跟上面二十分之一的數據有著很大的差距。這種情況不只是我村的特例,我去過一些地區的農村,觀察下來發現,都是這情況,無非就是有的地區稍微能好一點兒,但也好不到哪里去。

        人往高處走,農村女性都在拼了命的往城里擠,這點其實也無可厚非,追求更好條件的物質生活,這是人類的本能,而婚姻對于不少女性來說都是一次魚躍龍門的機會,在學歷能力都大差不差的情況下,女性為肯定會直接選擇城市青年,畢竟城市的青年再差,也有父母給他們的原始積累。

        別的不說,就光一套城里房子,要大多數農村孩子買的話,估計得掏空家底,還得背上幾十年的房貸,婚后的生活更是壓力大到讓人絕望,所以現在女性也想明白了,直接嫁到城里就好了,這樣一來也算變相減輕了農村男青年的壓力,你看嘛,不用買房了,也不用結婚了,生孩子更不用考慮了,人生的三座大山,直接走了個干干凈凈,往后的人生要多瀟灑就有多瀟灑,又是皆大歡喜!唯一的缺點就是可能農村男娃要孤獨終老。

        并不是所有農村走出去的女孩都想著以婚姻為資本魚躍龍門,和男的一樣,農村出去的女孩中,也有一些靠自己能力和真才實學在城里闖出一片天地的,這類人雖然少,但還是有的,她們就更不會回到農村了,原因我不說了,大家應該都懂,這部分女性不在討論范圍內,屬于少數。

        現實中的天賦異稟的強者總是少數,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天賦平平能力一般,從農村走出去的大部分女性也是這樣,事物都是相對的,我前面說了大部分農村男青年買城里的房子都很吃力,甚至是買不起,農村女孩也是一樣啊。但是女性不一樣的地方就是,她們可以用婚姻為資本,撬動城市里的“資源”,為自己的未來搏取一個好的起點,有句話用來形容這種現象最貼切不過了:“女人嫁人就相當于二次投胎。”

        第一次投胎沒得選,運氣不好投到了農村,因此第二次投胎她們慎之又慎。女性都是慕強的,農村女性也一樣,現實里經常能看到工資5000的女性找了個工資10000的老公,本質上,這種現象與農村女孩想嫁到城里的想法都一樣,沒啥區別,因此也沒啥好說的,這在今天已經成為一種共識了。

        也并不是所有農村女孩都有靠婚姻魚躍龍門的資本,相貌、身材、甚至學歷沒達標的話,她們如果想留在城里,就只能另想辦法了,但其實想也想不出啥辦法來的,這個群體最終會分化成兩部分,一部分人寧可在城里打工,也不愿回到農村,沒辦法,見識廣了,來了大城市體驗過后,不想回農村了,在城市的高樓大廈中迷失了自我。另一部分會回到農村,然后從村里挑選條件相對較好的男青年,靠著掏空男青年的家底,再背上幾十年的房貸,想辦法繼續往城里擠。

        反正這些走出農村的女孩們,不管是靠自己還是靠婚姻,又或是沒能耐也不想回農村的,都讓農村地區女性資源流失更加嚴重,而且就算是最后回到農村的女孩,要求也是高得離譜,也不是一般男娃能承受的,最終的結果就是導致農村有一大批適齡男青年結婚難。但這又怪不了女性,畢竟個人有個人的選擇,現在講究婚姻自由。

        還有就是一些嘲諷農村地區男青年活該的人,說什么農村地區重男輕女,你們娶不到老婆是你們活該之類的。這批人是即蠢又壞,赤裸裸的區域歧視。重男輕女這種思想是起源于古代封建社會,而且種觀念在封建社會時期是不分階層和地域的,城里人、農村人、士大夫、甚至皇帝都是這種觀念,重男輕女是封建社會時期人們的一種共識,這種思想觀念在中國歷史上存續了幾千年,有著相當大的慣性,因此在新中國高速發展的時候,一時難以完全扭轉這種慣性,有不少糟粕殘余,把這種歷史遺留問題的帳全算到農村的頭上,這是不是有點太過武斷了。

        在現代,總有人把這種源于古代的慣性思想歸咎于某個群體,甚至是某些地區的人,怪什么農村地區重男輕女思想重的,說實話,你還不如去怪中國的歷代王朝的統治者們,還不如怪咱們祖宗們為啥要這么想這么做,再強調一遍,這是歷史慣性,不要把以前所有中國人都有的糟粕觀念強行怪罪給某一部分人,這種封建思想是時代發展的產物,它也會隨著時代的繼續發展慢慢好轉。我最反感的就是,明明才過上好日子,就立馬學會搞地域歧視了,沒必要,真沒必要,祖宗十八代往前拉拉,大家都是種地的,無非就是誰家地多誰家地少而已。

        而且重男輕女這種思想和人在農村還是在城里關系不大,重男輕女這種思想嚴不嚴重,最重要的還是看家庭教養和個人三觀。農村是這樣的,城里也是這樣,只不過現在這種現象沒以前多了,但還是存在的。但是不管城市還是農村,這些重男輕女的父母主要是因為受傳統的封建思想影響太深,短時間內很難扭轉,不過隨著新思想新觀念慢慢普及,重男輕女這種糟粕遲早會進入歷史的垃圾堆里。

        農村適齡青年結婚難,除了被嘲諷農村思想落后外,還有人直接將矛頭對準這些農村青年,張口閉口就是:“你沒本事,不努力不奮斗,怪誰?”……我想說,如果實在理解不了,也不懂,就不要開口。

        在社會資源有限且分配不公的情況下,普通人想要翻身其實是非常困難的。注定有一部分人會獲得較少的機會,從哲學的角度來看,物質基礎決定了人的思想意識,一個人的命運與他所處的環境息息相關。有些人將別人的失敗歸咎于懶惰和低情商低智商,但實際上他們心知肚明,只是故意裝糊涂。如果把那些成功人士放到失敗者所處的環境中,他們可能做的會更糟糕。

        就拿農村結婚難這件事來說,沒本事的人多了去了,老一輩的人一無所有,還不是照樣能結婚。再者就是,“沒本事”這件事,是不分人群的,也不分城市和農村,我都說了,現實中大部分能都是普通人,都“沒本事”,城市青年看起來過得更舒服,小部分人是除了他們自己的原因外,更多的還是父母就給他們準備了不少“好東西”。放在農村地區也一樣,他們當中也會出一批強人,但多數還是普通人,之所以看起來“沒本事”,是因為家庭給的資源有限,沒法為他們的人生賦能。

        至于他們不努力不奮斗,那就更是無稽之談了,多數農村男青年其實大部分時候都是在城里待著,當碼農、送外賣、打螺絲,他們為了生活拼搏,只有逢年節時才有時間和家人團聚,如此還不算努力嗎?非得當個大老板才算努力了?當然,也不排除有部分農村男孩好吃懶做,但這總歸是少數,而且這種人恐怕在城里也不少,我就不信那些天天喊“躺平”的全是農村青年。農村男青年這個群體,你不理解很正常,也沒人非要你去理解,但請不要去嘲諷和歧視,沒必要,各過各的就行了。

        “相親時候人家挑條件更好的,同階層的女性又看不上,有本事的女生更是不可能。”同學當中有人做出總結,聚在一起聊天的同學紛紛附和,表示認同,婚禮快結束了,同學們已經聊了很久,陸陸續續地開始起身離開。

        我坐在一旁,剛端起放涼了的茶杯,那個戴眼鏡的研究生同學就對我說:“其實我有時候挺羨慕那些沒上過大學的。”我愣了一下,沒有說話,表情不解。

        他看出了我的疑惑,無奈地笑笑,說:“我最怕的就是家里親戚說,你都讀研究生了,還能沒對象?”每次這個時候,我父母在一旁為我辯解,“他正上學呢,我們沒想讓他談,不急、不急……”

        說到這兒,他停頓了一下,扶了扶眼鏡又繼續說道:“都說我們農村男青年結婚難,但我覺得最難的應該是農村大學生,我們接受過高等教育,心比天高,命比紙薄,某種程度上說,我們跟那些沒有資本卻想拼命留在城里的女孩一樣。我們覺得自己應該擁有更廣闊的天地,然而現實是我們連結婚這件事都讓父母操碎了心。

        話說完,我倆都沉默了下來,我不知道怎么回答他,但大受震撼,于是用手中的茶杯敬了他一下,主要是他一個研究生能說出這話來,我瞬間對農村地區結婚難有了新的認識,我很想直接開口問他,你特么可是研究生啊,有這么難嗎?但是我還是忍住了,事后我才反應過來,要是我當時問他的話,應該也是得不到答案的,因為這種行為在他眼里,與他那些親戚沒啥區別。或許他那些親戚也沒啥惡意,只是單純好奇他學歷高咋找不到對象而已,但這種好奇對于他來說是一種折磨。

        就這樣,我倆繼續沉默著,直到茶水中的最后一絲溫度早已消失不見,婚禮也徹底結束了,天色已晚,他起身告辭。

        關鍵詞:
        x 廣告
        x 廣告

        Copyright @  2015-2022 海外生活網版權所有  備案號: 滬ICP備2020036824號-21   聯系郵箱:562 66 2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