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當代年輕人準則:可以不結婚,但是不可以沒有一只Jellycat 。 嘿嘿,兔兔,嘿嘿。(圖/Jellycat官網) 沒辦法,毛茸茸們實在太可愛,無論男女, 每一個300多個月大的寶寶都想擁有。
以至于前幾天Jellycat推出秋冬新品時,“等我有錢了我一定all in”的尖叫聲再次響徹互聯網。
除此以外,宜家的大鯊魚布羅艾、迪士尼的玲娜貝兒、名創優品的小綿羊……只要是毛絨玩具,無論是否符合主流的“可愛”標準,永遠少不了一批忠實擁躉。
(圖/微博) 年輕人一邊捂著空空如也的錢包,一邊滿足地擁抱著手上的毛絨玩具說:“只要你們不停產,我愿意為你們‘傾家蕩產’!” 如果問現在的年輕人有多愛毛絨玩具,這么說吧,根本不用觀察, 這份母愛/父愛已經溢出來了。
從決定領養一只毛絨玩具起,他們就開始頻繁地在各種社交媒體平臺上詢問意見:到底哪個品牌比較好?一只好還是兩只好,它會不會孤單?要準備什么護理工具? 要是沒有“毛絨護理”這四個字,還以為誤入了什么育兒帖。(圖/豆瓣) 小心謹慎得讓人誤以為是哪個新手爸爸/媽媽在探討 育兒經驗。
娃娃到了家,還得先上個“戶口”:把吊牌小心地拆下來,保管在早已準備好的相冊里,再在社交媒體上分享幾張照片,才算正式建立了檔案——再怎么說,小寶貝也不能當黑戶啊!
曬娃這件事,是真的忍不住。(圖/微博) 沒人不愛香香軟軟的小寶貝,和養護相關的問題總是會被反復討論:用哪種沐浴露?里面的棉花要如何保存?給毛絨玩具脫水前是否要安排安慰環節?……
不同于以前把娃娃一股腦扔進洗衣機就不管不顧的“粗養”, 現在的年輕人對毛絨玩具的養護主打一個細致入微。
盡管如此,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在軟乎乎的毛絨玩具面前保持理智。把毛絨伙伴薅禿、壓扁再正常不過,因此植毛、填充、美容等“醫美項目”也頗有市場。
被壓扁的小恐龍:我謝謝你啊。(圖/@落桐秋) 毛絨伙伴的“健康狀況”自然也在考慮范圍之內:晾干的時候一定要頭尾兼顧,這樣才不會傷害脊椎;出門要戴口罩,萬一生病了就不好啦。
對脊椎好的晾曬方法get。(圖/豆瓣@莫非王土) 如果你以為只有單身、獨居的年輕人需要毛絨玩具,那你就大錯特錯了。更容易出現的情況往往是,娃的毛絨玩具還沒買, 老母親和老父親的毛絨玩具已經早早安排上了??v情享樂的年輕人可能不懂什么叫適可而止,但準時月光的錢包會提醒大家對毛絨玩具的愛亦有上限。
只不過,大家天天嘴上說著要“戒斷”毛絨玩具,卻仍會在看到新品的那一瞬間完全破功——什么錢不錢的,拿下就對了!
如果你還在好奇為什么這么多成年人沉迷毛絨玩具,那么毛絨腦袋們會對你露出神秘的微笑。
不用聽他們對原創靈感、品牌理念的解釋,你要做的只是伸出手摸一摸,一切困惑都將得到解答:這手感……是心動的感覺!
毛絨玩具一大妙用——寵物平替。(圖/微博截圖) 在一眾 通過手感俘獲人心的毛絨玩具中,Jellycat是當之無愧的No.1。
作為一個1999年成立的英國毛絨玩偶品牌,Jellycat在創始之初就一直堅持專門為嬰兒設計的“安撫玩具”理念,還獲得過“世界上最柔軟的安撫玩具”稱號。
當然,它的出品玩偶也不負其名。抱著柔軟的小兔子,就算是《黑暗榮耀》里瘋狂的李莎拉也能短暫地溫柔下來了。
(圖/《黑 暗榮耀》劇照) 除了手感以外,成年人愛毛絨玩具,還因為 “它們懂我”。
一眾毛絨玩具品牌的設計師們,可謂是抓準了現代人的精神狀態,將復雜的人類感情濃縮到一張張可可愛愛的臉蛋上,給足了網友們二創的機會。
首批走紅的是Jellycat的一只紫色小茄子,官網上它的名字是“活潑茄子”。
乍一看平平無奇,可它卻憑借著臉上微妙而恰到好處的嘴角弧度,加上一身用手指就能自由涂畫的百變“皮膚”,成為打工人“似笑非笑,似哭非哭”狀態的 最佳演員。 (圖/@熱心市民茄總) 有人看樂子,有人照鏡子。就算你從沒買過Jellycat的毛絨玩具,也一定能在頂著“黑眼圈”的茄子疲憊的微笑中深深共情。 至此,活潑茄子化身“茄總”,一舉占領所有打工人的表情包內存。
除去各大玩具品牌給玩偶們設定的名字和故事背景, 給自己的毛絨伙伴編上一套無厘頭的人設和故事,也讓平日里習慣了“成熟”的成年人樂此不疲。
我,一只平平無奇的社畜鯊罷了。(圖/YouTube@r7kamura) 例如,宜家鯊魚布羅艾的定位本是“陪伴18個月以上孩子探索世界的好伙伴”,但它也可以是理不直氣也壯的整頓職場鯊,還可以是遁入空門的佛緣鯊,甚至可以是幫主人寫論文寫到暈倒的學術鯊。 唯獨在自我代入這件事上, 成年人比小孩子更有想象力。
只是看著躺在床上一言不發的毛絨玩具,成年人就已經能自動將自己狠狠代入,并感慨一句:“我的毛絨玩具,它真的好懂我?!?
前段時間,社交媒體上關于“童年小猴”的討論掀起了一股回憶殺,許多早已不玩毛絨玩具的成年人突然發現,自己竟然曾經擁有一只“全國統一”的毛絨小猴。
于是他們翻箱倒柜,找出已經破破爛爛的小猴子,摸著它長長的手臂,無數美好的記憶涌上心頭。
擁有童年小猴的你,舉手?。▓D/小紅書截圖) 無關品牌、設計,只是因為看見這只小猴,就仿佛看見曾經無憂無慮的那個自己。
的確,毛絨玩具就是 成年人情感投射的最好對象。
在心理學上,毛絨玩具被稱為“舒適對象”,因為毛絨玩具承載了過去的愉快回憶,可以使我們感受到與世界更多的聯系,并 為看起來混亂的生活提供一種連續的幸福感。
于是在充滿變化的生活中,年輕人將自己對不確定性的恐懼寄托在玩偶身上,希望從它們永遠可愛的面容中得到療愈。
我也不想心動,可是它在對我笑欸?。▓D/微博@是甜甜的人?。? 因此,在300多個月的寶寶崩潰的時候,一只小兔子可以提供必要的“拯救”;在外打拼的年輕人進入了陌生的環境,只有帶上自己熟悉的毛絨玩具才能安穩睡去。
“年紀這么大了還在玩娃娃”看似幼稚,其實正是因為我們太過理解成人世界的規則, 才更加珍視這難得的童真與治愈的體驗。
在外人面前維持體面實在太過辛苦,而毛絨玩具是一個永遠在聆聽、拿出真心對待你的伙伴。 (圖/《玩具總動員》劇照) 與它相處從來不用在乎復雜的人際關系,只要你對它好一分,它便會用自己的一切來治愈你。
有時候,毛絨玩具甚至可以是成年人的 精神支柱。
網友@六月槐花 的毛絨玩具小狗小淘今年已經24歲了,他們兩個總是形影不離。
時間讓它身上不斷出現磨損,雖然媽媽、外婆、奶奶、閨蜜和槐花都有為它進行過修補,但它還是變得有些“面目全非”。
時間在小淘身上留下了磨損,同時也留下了愛的印記。(圖/豆瓣@六月槐花) 但是槐花仍舊相信小淘深邃的眼神中透露著對她的關心,相信它會在睡夢中幫她擋掉即將到來的災病,小淘甚至可以代替她與已經去世的外婆交流。
也許這只是槐花一廂情愿的猜想,但在毛絨玩具治愈我們的那一刻,它們又何嘗不是真正地展現了一種 “生命力”呢?
僅僅是抱著一只毛絨玩具,我們的確無法改變令人焦慮的現實,但是我們永遠可以在毛絨玩具的陪伴中得到短暫的安撫。
所以下次再見到毛絨玩具,記得跟它說一聲: “謝謝你們一直在守護人類呀。”
撰稿 牧 羊 編輯 王中中 校對 賴曉妮 排版 郭芷煊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