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紅旗飄揚,人潮涌動,機器轟鳴響徹云霄。7月5日,位于長江之濱的武漢國家航天產業基地東部產業核心片區綜合開發項目開工奠基,我國首個商業航天產業基地建設步入“快車道”,武漢市新洲區打造國內一流航天產業發展先行區新增“助推器”。
武漢國家航天產業基地東部產業核心區片區綜合開發項目毗鄰長江新區、武漢新城,與陽邏國際港、天河航空港、花湖航空港互聯互通,規劃總面積10.52平方公里。主要建設內容有道路、學校、公交站、文化體育中心、智慧園區、產業孵化器等,涵蓋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產業設施共43項,總投資約91.55億元,建設期5年。項目建成后,將成為武漢國家航天產業基地航天信息、航天電子、航天新材料、綠色船舶、科創中心等“四園一中心”產業布局的核心承載區,加快推動基地功能設施完善,促進產業集群打造片區價值提升,對于打造一江兩岸科創大走廊、加快武鄂黃黃一體化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項目由武漢濱港新區建設投資有限公司和中鐵十一局合作開發建設。這也是中鐵集團首次參與商業航天基地開發。
中鐵十一局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陳志明表示,新洲區位優勢明顯,營商環境優越,發展空間廣闊,正走在打造國內一流航天產業發展先行區,構建“雙城引領、全域協同”發展格局的新征程上。公司愿以此次活動為新起點,不斷強化“一家人、一條心、一起拼”的城市合伙人意識,緊跟新洲區“育龍頭、壯鏈條、建集群”的發展思路,全面發揮產業鏈優勢和資源整合能力,把項目打造成“投建營一體化的示范片區”。
武漢國家航天產業基地作為航天強國戰略,是全省、全市重點打造的千億產業,新洲區按照東部產業核心區、中部商務中心區、北部生態創新區和西部產業配套區梯次開發建設,累計完成投資近200億元,已建成國內首條柔性智能化衛星生產線,具備固體火箭和衛星批量生產能力,“新洲造”火箭成功發射“新洲造”衛星,國際領先的快舟十一號成功發射。科工火箭、空間、行云和武船等龍頭企業先后進駐,實現了星、箭、云、航天材料和船舶制造“齊聚”格局,正加速邁向“中國航天第三極”,構筑千億產業商業航天生態圈,問津故地蝶變“問天”高地。
(湖北日報客戶端 通訊員 王建玲 汪志洋 葉東輝 張凡)
Copyright @ 2015-2022 海外生活網版權所有 備案號: 滬ICP備2020036824號-21 聯系郵箱:562 66 2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