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前一日上漲10.91%之后,港股小鵬汽車8月29日再漲2.91%,截至下午收盤,股價報收74.3港元/股,總市值升至1288.24億港元。消息面上,8月28日早間,小鵬汽車在港交所公告稱,以最高約58.35億港元的總對價收購滴滴出行旗下準量產的A級智能電動汽車MONA轎車車型,滴滴成為小鵬汽車股東。小鵬與滴滴達成全面戰略合作,成為首家獲得滴滴全生態體系支持的整車企業。
4S店里正在展示的小鵬汽車。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周良成 攝
據了解,小鵬汽車將基于此次業務收購打造一款A級智能電動汽車,項目代號“MONA”,首款車型定價會在15萬元左右,預計2024年推向市場,年銷量預計10萬輛。據悉,雙方本次合作中存在一筆對賭協議,小鵬汽車前期支付的對價是3.25%上市公司股份;在MONA產品上市之后,在滴滴體系當中的銷售若達到一定的銷售目標(10萬輛/年),滴滴可拿到額外的對價股權,最高的股權比例為5%。
(資料圖)
而對于滴滴而言,其自主造車業務正式宣告結束。對于造車,滴滴創始人兼CEO程維謀劃了近8年時間。2015年,滴滴與比亞迪成立迪滴新能源公司,提供租車與司機培訓等成套服務解決方案。2017年,滴滴就開始與比亞迪和理想汽車合作研發定制車型。
2020年11月,滴滴發布了與比亞迪聯合設計研發的首款網約車D1。D1銷量慘淡,2021年賣出10,176臺,2022年僅賣出994輛,2022年底比亞迪D1開始面向個人消費者出售。而滴滴與理想合作的D1 Plus則無疾而終,理想汽車創始人李想在多年后回應稱:“2019年我們拿到了王興和美團的戰略投資,而美團和該出行平臺是競爭對手的關系,雙方都對于這樣的合作存在一定的顧慮,所以我們終止了該產品?!?/p>
2021年初,百度、小米等互聯網公司、科技公司紛紛高調官宣造車,與此同時,滴滴內部代號為“達芬奇”的造車業務開始秘密啟動。滴滴造車業務的負責人是滴滴出行副總裁、小桔車服總經理楊峻,同時,他也是定制網約車D1的首席產品官。隨后,滴滴開始在圈內高薪挖人,曾有消息指出,“達芬奇”員工規模達1700人。根據公告,2021年滴滴造車業務虧損7.63億元,占滴滴年虧損額的1.5%,但到了2022年滴滴造車業務虧損已經達26.38億元,虧損同比擴大了245%。
2023年4月13日,滴滴發布了自動駕駛產品——首款未來服務概念車DiDi Neuron。在空間設計上,DiDi Neuron概念車就打破了傳統汽車的模式,直接取消駕駛位,最大限度解放了乘坐空間。滴滴自動駕駛COO孟醒透露,在車輛總長度不變的前提下,取消駕駛位變倉位,內部空間相較普通網約車提升50%,腿部空間提升86%,乘客甚至可以在車內“一鍵平躺”。車內搭載大屏交互系統,設計了會議、游戲、影音、街景介紹、氛圍選擇等模式,孟醒稱,滴滴自動駕駛想要給用戶從空間到服務都有飛機頭等艙的體驗。
今年4月,滴滴自動駕駛還首次宣布,已將L4級自動駕駛乘用車解決方案拓展至干線物流貨運領域,滴滴自動駕駛創新業務——貨運KargoBot正式亮相。該方案由配備人類駕駛員搭載輔助駕駛方案的領航車輛,以及多輛L4級自動駕駛卡車構成,能大幅提升商業運營中各類長尾場景和復雜交互的處理能力。目前KargoBot擁有超過100臺自動駕駛卡車,已在天津和內蒙之間開始了常態化的試運營。截至今年3月,KargoBot累計物流收入已經突破1億元。這也意味著,小鵬汽車對滴滴資產的這次收購,不僅是小鵬在網約車乘用車市場的布局,還有機會進入商用車市場。
多年來在多條路線權衡與取舍后,滴滴最終選擇了“不造車”路線。據業內專家分析,造車屬于重資產項目,涉及長線產業鏈,需要大量現金投入,且短期內不易變現,這應該是此次出售造車業務的主要考量點,滴滴出行將聚焦于出行這一傳統業務。有業內人士認為,“與此前比亞迪和滴滴合作的D1車型不同,滴滴這次相當于把MONA項目‘賣’給了小鵬,何小鵬更像是替程維‘接盤’了造車項目。這次業務出售有利于滴滴在造車領域止損回血,并將重心放在主營業務以及自動駕駛等創新業務上。”
深圳一處小鵬汽車4S店。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周良成 攝
此次合作官宣之后,滴滴內部代號為“達芬奇”的造車業務將接近尾聲。在雙方的合作分工上,小鵬方面將負責推動該項目的量產研發,而滴滴則從生態上進行運營工作的支持。產品投產后,雙方將利用各自優勢資源和渠道推動銷售。滴滴負責造車的“達芬奇”團隊僅保留一部分人員,采取“類華為”模式繼續開展后續工作,即向其他車企提供智能化的服務和產品,包括為其他車企提供智能座艙、智駕、地圖及共享出行市場等。“滴滴主動放棄造車,利用自動駕駛技術和出行平臺資源運營車輛,或許才是做自己最擅長做的事。”分析師道。
而對小鵬汽車而言,此次小鵬和滴滴建立戰略合作關系,最直接的結果,是小鵬可以迅速切入15萬元A級智能電動車市場。相當于用上市公司股份換來了一款準量產車、開啟了15萬元級別第二品牌,并獲得了滴滴在出行生態、數據等方面的支持。無論是從擴大市場份額來看,還是從提升智能駕駛能力來看,小鵬汽車都將獲益良多。小鵬汽車副董事長兼總裁顧宏表示:“這次我們和滴滴的合作的核心在于他們有一個完成度非常高的準量產的A級智能電動汽車轎車車型,前期已經投入大幾十億元開發,所以對于我們來說是非常有吸引力的資產。同時我們還會收購與MONA相關的所有研發的測試、設備等資產,包括一些核心的人員團隊也會加入小鵬?!?/p>
對于小鵬汽車董事長CEO何小鵬而言,他看重的并不僅僅是滴滴的車,更是其手上的“資源”。在今年上半年,小鵬汽車的交付量為4.14萬輛,低于蔚來的5.5萬輛,也低于理想汽車的13.91萬輛。如何借助滴滴在B端網約車市場的資源,通過MONA這個第二品牌快速上量,是小鵬當前的第一訴求。根據滴滴的2022年年報顯示,中國出行業務有4.11億名年活躍用戶,1900萬名年活躍司機。未來這1900萬司機。無論是用新能源車替換這些司機目前的燃油車,還是在未來利用自動駕駛技術替換人類司機,都將是一個廣闊的市場。
深圳一處小鵬汽車4S店。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周良成 攝
何小鵬近期在2023第二季度財報電話會上表示:“有趣的是,兩年前我曾經提過一個觀點,因為成本原因,沒有車企能夠在15萬級別推出有競爭力的全自動駕駛汽車。但隨著我們死磕技術創新和全流程降本,當前我的觀點改變了。在最主流的15萬級別也有能力推出全自動駕駛汽車,這會極大地推動智能化全面普及?!倍涡※i口中所指正是與滴滴合作的“MONA”項目。
值得注意的是,在合作公告中,小鵬汽車明確了MONA將是15萬元級的全自動駕駛汽車,能大大減輕司機師傅的疲勞,提升乘客的安全性,在更遠的長期,能夠逐步地替代人類駕駛員,在部分場景實現“無人化運營”,小鵬汽車與滴滴的這次“牽手”,也讓小鵬汽車在智能駕駛商業化上,比特斯拉等國外品牌快了一步。
商報君精選
等你來pick→
日本突發!全部暫停運營!
茅臺首位女總經理到任,曾被提名院士
事關違規操縱股價!香港六家證券行客戶賬戶被凍結
誰動了“他”的奶酪?妙可藍多上半年凈利下降近八成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周良成
編輯 石展溥
責編 李琰
校審 汪蓓
監制 劉柱
點擊在看,讓更多朋友看到!
Copyright @ 2015-2022 海外生活網版權所有 備案號: 滬ICP備2020036824號-21 聯系郵箱:562 66 2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