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創造美_高考滿分作文1000字 北京的符號

        2023-04-24 12:59:38       來源:抄寫作文網
        抄寫作文網小編為大家提供用心創造美_高考滿分作文1000字 北京的符號來供大家參考,歡迎閱讀。

        用心創造美_高考滿分作文1000字

        有人說:“熟悉的地方沒有風景。”從出生的那一刻起,我們就被期望去大城市,成就一番事業,可在我心中,始終藏著一句話:“有心的地方便有美麗的風景。”我不渴望去一個有著美麗的風景的地方,真正的風景,由心創造,因為我知道,只有自己創造的,方能長存于心。

        美麗需要創造一,更需要用心去思考,一顆無畏的真心便能成就別樣的美麗。面對他人不愿去的地方,面對滿臉惶恐的孩子,她報以最誠摯的微笑,在這片充滿傷痛的土地上,她用無畏的心和瘦弱的肩膀撐起了“隱形村落”的脊梁,也完成了孩子們渴望上學的夢想。初入村時,她心中涌出了無法用語言表達的痛。荒涼的大山,破敗的學校,破舊昏黑的家,震撼了她的內心。從此,她開始了一段艱辛的“造美”之旅。她與官員溝通,設法籌措資金,與家長“搶孩子”……所有的一切,她一個人承擔。經歷了八年的努力,她的愿望終成現實。如今的她可以在種滿薔薇的書亭中喝著咖啡,欣賞更艷麗的花,孩子們單純的笑臉便是她心中最美麗的風景。一點一滴的積累鑄就今日的美麗,一顆勇敢的心讓無數孩子不再彷徨。

        “六月的清晨,空氣中有露珠的花芳,人們唱著歡快的歌,對彼此投以最純粹的笑容。”這是泰戈爾筆下最美的世界,也是他始終在尋找的美的地方。他的心化作一個最質樸的信仰,支撐著前行。在最動蕩的時代,一顆有信仰的心足以讓我們找到自我,堅定前行。


        【資料圖】

        有信仰的人不用害怕社會的紛繁復雜,不用在意聰明的人說你不夠圓滑,不用在意別人給你的美景,那些都是過眼云煙。一個一輩子堅守的信仰才是一個人創造美麗的動力。愛麗思?門羅一生致力于寫書,她說:“我要一直寫作,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她獲2013年諾貝爾文學獎經歷昭示我們:信仰給予人的,可以抵抗歲月留下的滄桑,也會造就一份獨一無二的美景。

        當金錢、*充斥著整個世界,當灰塵刃具我們的真心蒙上了污垢,我們是否有勇氣洗去它,還原最澄澈的本心呢?我們需要一種堅定的信仰,回望我們來時的路,從而獲得前行的勇氣和力量,也好讓記憶中的美景重新浮現在心中。我們欣喜于遇見一個更崇高的自己,欣賞著、創造著這份美麗。帶上一顆執著的心,洗去污濁,便能更好地欣賞和創造獨屬于一個人的風景。

        我們不是含著金湯匙出生的王子和公主,也沒有一草一木是獨為你一個而長。而成長是一個需要美麗的過程,所以,我們要讓自己用一顆無畏、有信仰且執著的心,去創造美麗,相信終有一天,一份宜人的美,跨越千山萬水,只為你而來……因為生活的美麗,獨屬于用真心生活的人,無畏、執著的心將幫助我們向著更蓬勃更崇高的目標挺進。

        北京的符號 2006年高考滿分作文(北京)(2)

        發布《北京的符號 2006年高考滿分作文(北京)(2)》(全文共1246字),更多北京的符號 2006年高考滿分作文(北京)(2)相關文檔資源請訪問。

        我看見祥子手里撥弄著現洋,心中盤算著*車,嘴里念叨著自己的小九九,身旁老北京洋車黑漆漆的車身、亮晶晶的瓦圈,閃著光;我看見王順發忙著擦桌子抹茶碗招呼客人,手里拎著老北京的大茶壺,壺嘴徐徐吐著水霧;我看見祁家正房的清水脊子旁石榴正紅,天井的八仙桌上老北京的兔兒爺昂首挺胸,老太爺微笑點頭;我看見沙子龍直視徒眾一言不發,心中暗道“不傳!不傳!”,堂前老北京那只鏢局長槍,靜靜倚立墻角,與主人遙相呼應……讀老舍先生的書,仿佛被書中人物引領著,游覽北京的街巷,呼吸北京的氣息,欣賞北京的色彩,聆聽北京的節奏,感受北京的心情……老舍先生的作品,就是老北京的符號啊!那是老北京的絲絲縷縷、點點滴滴。似一段京胡弦語,激越鏗鏘,余韻悠長;如一壺茉莉花茶,馥郁芬芳,回味無窮。

        忘不了老舍先生品北京飲食——“良鄉的肥大的栗子,和了砂糖在鍋里‘唰唰’地炒著,連鍋下的茶煙都是香的”“高粱紅的河蟹,用竹簍裝著,沿街高聲叫*;而會享受的人們,會在酒樓里,用小小的木錘,輕輕敲裂那毛茸茸的蟹腳”——只有老北京才會有如此誘人的風味;也只有老舍先生,才能領略得如此動情,如此傳神!老舍先生雖然祖籍山東,可他卻生在北京,長在北京,更無比地愛著北京。他愛老北京的一切,在他眼中,老北京正如舊歷年張貼的年畫:喜慶、稚拙,又不失王者的大氣;細致、精巧,更傳達著文化的氣息。老舍先生正是用自己的筆,用自己的心,以自己對北京的無比熱愛,描繪出一個真實而又理想的北京,一個現實而又詩意的北京。于是,老舍先生的文字,老舍先生的名字,也因此成了北京的象征、北京的符號。

        老舍先生出過國,留過洋,他自然懂得時代終究會推動“老北京”變成“新北京”,這是一種欣喜與哀婉交織的復雜情感。這種情感,也常常在他的作品中流露出來。

        《四世同堂》的主人公瑞宣,喜歡逛八面槽、大柵欄、琉璃廠,可他也惋嘆“在不久的將來,這些店鋪都會消失”。正因為此,老舍先生在北京新時代的舞臺上,努力創造著新北京的語言和形象,創造著新北京的符號。

        于是,作為北京符號發現者、熱愛者和創造者的老舍先生,也成為了北京歷史與現實的,北京人眼里與心中的,一座永恒的豐碑。

        [名師點評]

        寫好“北京的符號”,需要作者具備較深的文化底蘊。這位考生,對老舍先生的作品,顯然是非常熟悉的;對老舍先生為什么能成為“北京的符號”,理解也是透徹、全面的。這都有賴于平日里的廣泛閱讀和深入思考。此文章法上也很有特色:開篇鋪排式地展示祥子等四個形象,而且筆筆不離“老北京”三字;結尾段一句“作為北京符號發現者、熱愛者和創造者的老舍先生……”,看似平常,實則巧妙地綰結了前三個段落,使結構更為嚴謹。至于“似一段京胡弦語,激越鏗鏘,余韻悠長;如一壺茉莉花茶,馥郁芬芳,回味無窮”“在他眼中,老北京正如舊歷年張貼的年畫:喜慶、稚拙,又不失王者的大氣;細致、精巧,更傳達著文化的氣息”等片段,比喻之絕妙、句式之靈動,自然也讓人贊嘆不已。

        1

        標簽:

        關鍵詞:
        x 廣告
        x 廣告

        Copyright @  2015-2022 海外生活網版權所有  備案號: 滬ICP備2020036824號-21   聯系郵箱:562 66 2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