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本報訊(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趙倩倩)近年來,四川省不斷創新舉措,加強主要農作物品種審定自主試驗事前、事中、事后管理,初步建立起一套長效的監督管理機制,促進自主試驗質量水平不斷提升,有效保障了品種質量和安全。2022年,四川省開展綠色通道和聯合體試驗專項整治行動以來,查處省級不合格試驗主體14家,切實把好品種準入關,營造種業創新良好環境。
事前抓好制度設計。強化制度保障,制定《四川省主要農作物品種試驗管理辦法》,規范品種試驗工作,明確各渠道參試品種、試驗主體、承試單位、試驗實施等要求。層層壓實責任,建立健全監管體系,形成加強品種試驗監管的合力。嚴格準入門檻,自主參試品種的真實性、抗性、轉基因檢測樣品統一抽取,隨機抽樣后密碼編號送至檢測單位,確保檢測數據真實可靠。嚴把方案審核,組織專家對各渠道試驗方案進行認真審核,對不符合要求的及時駁回整改,嚴禁問題品種、問題方案下地,確保試驗科學開展。嚴肅試驗安排,從2019年開始,要求30%自主生產試驗點安排在指定試驗點,與省統一試驗同點試驗觀測,確保自主試驗數據的客觀公正和準確。
事中嚴格過程管控。強化試驗質量監管,從2019年開始,四川省率先開展全覆蓋自主試驗檢查,將各渠道自主試驗全部納入省級統一管理,累計淘汰試驗品種88個,一票否決品種26個,通過近幾年檢查,自主試驗點質量合格率提升了20多個百分點。加強關鍵指標監管,對在指定地點開展的自主試驗集中觀測,組織專家進行田間考察和現場測產,并組織對自主試驗總結進行審核,嚴格把關品種晉級標準。把好品種安全關,對進入生產試驗環節的各渠道試驗品種和引種備案品種統一開展種植鑒評,對遺傳穩定性和抗病、抗高溫、抗低溫等安全性存在問題的品種實行一票否決,既把住了品種入市前的安全關口,又對自主試驗等進行了驗證和監督。2019年以來,四川省已累計淘汰品種29個,緩審品種103個。
事后強化監測跟蹤。建立品種DNA分子“身份證”,建立省級水稻、玉米親本DNA指紋庫,對申請審定品種的雙親進行同質化檢查,及時為新親本建立DNA“身份證”,從源頭上打擊假冒侵權品種。重點抽檢跟蹤,將自主試驗渠道審定和引種備案品種作為全省種子市場抽檢、品種安全性跟蹤監測的重點,加強品種真實性監測和風險評估。
主要農作物品種審定制度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重要制度,品種試驗為審定制度提供了基礎支撐和科學依據。下一步,四川省將深入實施種業振興市場凈化行動,嚴格品種審定試驗管理,繼續扎實推進綠色通道和聯合體專項整治,優化完善自主試驗管理工作機制,切實提高自主試驗的科學性和真實性,增強品種審定的有效性和權威性,營造激勵創新、保護創新的良好氛圍。
Copyright @ 2015-2022 海外生活網版權所有 備案號: 滬ICP備2020036824號-21 聯系郵箱:562 66 2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