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觀察者網 熊超然】繼今年3月的硅谷銀行和簽名銀行之后,第一共和銀行于當地時間5月1日也被美國聯邦保險公司(FDIC)接管。短短兩個月,第三家美國銀行“搖搖欲墜”,銀行業的危機仍未結束,且有向其他方面蔓延的趨勢。
作為“股神”巴菲特的黃金搭檔和幕后智囊,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Berkshire Hathaway)副董事長查理·芒格(Charlie Munger)近日就警告稱,美國商業房地產市場似乎也“暗流涌動”,正醞釀一場“風暴”,隨著房地產價格的下跌,美國銀行業“已充斥著商業房地產不良貸款”。
雖然現年99歲的芒格并未明說,但《金融時報》就指出,由于一些銀行的商業房地產貸款中潛藏風險,因此向來傾向于在金融動蕩期支持美國銀行業的伯克希爾公司,在這輪銀行危機中仍保持觀望態度,并未出手注資。
【資料圖】
同時,除了芒格這位“身經百戰”的投資者之外,近期華爾街眾多知名大行也都紛紛發出警訊,認為當前美國地區性銀行的危機正蔓延到商業地產市場,商業地產可能成為繼銀行危機后的下一個“暴雷行業”。
《金融時報》報道截圖
當地時間4月30日,英國《金融時報》發布了近日對芒格所做的專訪報道,在其位于洛杉磯大威爾郡家中的陽臺上,99歲的芒格身穿格子襯衫,坐在輪椅上主持會議,并接受了采訪,而當時電視屏幕上正實時播放著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有關第一共和銀行陷入困境的新聞報道。
“情況還沒有2008年那樣糟糕。”不過,芒格表示:“但銀行業遇到的麻煩,就像其他地方會遇到的麻煩一樣。在好的時候,你會養成壞習慣……當不景氣來臨時,他們已經失去太多了。”
《金融時報》稱,巴菲特和芒格執掌的伯克希爾公司,長期以來都會在金融業不穩定之時支持美國銀行業,比如2008年金融危機時,該公司向高盛集團(Goldman Sachs)注資50億美元,并在2011年向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注入了同等數額的資金。
然而,到目前為止,伯克希爾公司一直對此輪銀行危機持觀望態度,多家銀行也接連倒閉。芒格說:“伯克希爾做了一些銀行投資,結果非常好。我們對銀行也有一些失望的情緒,明智地經營一家銀行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導致做錯事的誘因有很多。”
資料圖:“股神”巴菲特及其商業搭檔芒格(右)
報道稱,伯克希爾公司“保持沉默”的一部分原因,源自銀行龐大的商業房地產貸款組合中潛藏著風險。芒格指出:“很多房地產的情況已經不太妙了。我們有很多陷入困境的辦公樓,很多陷入困境的購物中心,還有很多陷入困境的其他地產項目。”
“外面一片哀鴻遍野”(There’s a lot of agony out there),這是芒格對于當前形勢的形容,而對于銀行已經開始減少對商業開放商的貸款,他補充說:“與六個月前相比,目前美國國內每家銀行對房地產貸款都收緊了很多,這些貸款似乎都太麻煩了。”
《金融時報》指出,芒格發表上述言論之際,一場動蕩局勢正席卷美國金融體系。在幾家銀行倒閉后,美國金融體系正在應對一場潛在的“商業地產大崩盤”。
當地時間5月1日,美國聯邦保險公司(FDIC)宣布,美國加利福尼亞州金融保護和創新部門已指定FDIC作為第一共和銀行的接管人,而摩根大通銀行將承擔第一共和銀行“所有存款和幾乎所有資產”。
《華爾街日報》指出,第一共和銀行是繼硅谷銀行、簽字銀行后,美國兩個月來倒閉的第三家銀行;同時也是美國歷史上倒閉的第二大銀行,總資產僅次于2008年倒閉的華盛頓互惠銀行。
美國第一共和銀行 圖自美媒
近期,包括美國銀行、高盛集團、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等等,越來越多的華爾街大型投行都發出了類似警告——商業地產可能成為繼銀行危機后的下一個“暴雷行業”。
根據高盛的報告,美國有4.5萬億美元(約合31.1萬億元人民幣)的未償商業/多戶抵押貸款,其中40%來自銀行,約為1.7萬億美元。地區性銀行約占美國銀行業貸款的65%,而根據FDIC的數據,中小型銀行占商業房地產貸款總額的約80%。
作為美國商業地產的最大債主,地區性銀行的危機正蔓延到商業地產市場。美國銀行首席投資策略師邁克爾·哈特內特(Michael Hartnett)強調,隨著商業地產貸款的貸款標準進一步收緊,商業地產被廣泛視為下一個遲早會崩潰的領域。
明晟(MSCI Real Assets)的部門研報也顯示,美國商業房地產在2023年將有4000億美元債務到期,2024年另有近5000億美元貸款到期,未來五年內共有2.5萬億美元(約合17.2萬億元人民幣)的債務到期。
Copyright @ 2015-2022 海外生活網版權所有 備案號: 滬ICP備2020036824號-21 聯系郵箱:562 66 2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