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卡車載著建材源源不斷運來、挖掘機在工地上來回穿梭忙碌……在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金平苗族瑤族傣族自治縣各邊境村寨,到處一片建設繁忙的景象。
在馬鞍底鄉石板寨新村,錯落有致的“小別墅”上的國旗迎風招展,干凈整潔的水泥路通村到戶,鄰里圍坐品茶談笑,村民臉上洋溢著喬遷新居的喜悅和幸福。
“過去的生活可不是這般模樣,日子過得緊巴巴,交通也不方便?!贝迕襦嚫蝗f回憶起以前落后的生產生活忍不住抹淚。
“幸福是干出來的。”石板寨新村黨支部書記盤鳳安言語鏗鏘。他自豪地介紹,石板寨新村緊緊抓住全省現代化邊境幸福村建設的歷史良機,堅持干部帶著群眾干,把黨員干部先鋒隊、親戚鄰里換工隊、巾幗援助志愿隊組織起來,戶均籌資8.5萬元,半年內將83戶群眾從擁擠的“小方盒”搬進了“小別墅”,告別了“臟亂差”進入了“綠美好”,短短5年時間,石板寨新村挪窮窩、斬窮根,搬離了偏遠貧窮困苦,創造出嶄新幸福生活。
今年以來,金平縣堅持黨建引領,以“塑形、鑄魂、聚力”為抓手,組織廣大黨員干部深入邊境村組,堅持“完善住房功能、體現民族特色、統一建筑風貌”原則,采取“政府補助+群眾自籌+銀行貸款+投工投勞”的方式,引導邊境群眾參與謀劃、建設幸福家園。累計發動黨員干部及群眾投工投勞12萬人次,累計拆危拆臨5.81萬平方米,群眾主動騰退土地95.6畝用于農村“兩污”項目建設。
“蝴蝶之鄉”——馬鞍底滮水巖村群山環繞,潺潺溪流靜靜穿過而過,翠綠的梯田層層延伸,一座座蘑菇房錯落有致,美如畫卷。隨著金平縣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體系,補齊社會事業短板,一個個村寨美、村民富的沿邊村逐漸呈現,讓群眾看到致富希望,紛紛投入到建家園,固邊境的大潮,村民普建偉就是其中之一。
依托“中國·紅河蝴蝶谷”等靚麗名片,金平縣挖掘多種元素匯聚疊加的生態獨特資源,大力發展美麗經濟、綠色經濟;同時,堅持“一村一品”發展思路,引導邊境群眾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充分釋放生態紅利。邊境鄉鎮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全縣平均以上,27個沿邊行政村村集體經濟經營性年收入均達到10萬元以上,為邊境振興注入了澎湃動力。
隨著現代化邊境幸福村的深入推進,金平縣經濟社會都在發生深刻改變。如今,藍天白云下、青山綠水間,邊民們艱苦奮斗,努力建好家鄉、守好國土,一幅邊境安寧穩定、群眾安居樂業的幸福新畫卷正在金平邊境上徐徐展開。
云南網通訊員?陳永來 記者?黃翹楚
金平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Copyright @ 2015-2022 海外生活網版權所有 備案號: 滬ICP備2020036824號-21 聯系郵箱:562 66 2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