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近些年不斷有研究表明,地球氣候正在逐漸變暖,每年都在以緩慢的程度上升。
但最近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一項新研究發現,地球自己會調節溫度保持宜居。
研究稱,在過去37億年里,地球氣候經歷了許多重大變化,從全球火山活動,到冰川時代以及太陽輻射的變化等,從沒消停過,但生命一直在這個藍色星球上跳動。
長期以來,科學家猜想一種叫做“硅酸鹽風化”的地質過程可能在調節地球碳循環方面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可以根據二氧化碳以及全球氣溫的變化對它們進行相應的調控。
最近,在一項發表于《科學·進展》(Science Advances)的研究中,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第一次使用真實數據證實了這個猜想。
基于此前一項研究中的古氣候數據——數據記錄了過去6600萬年間全球平均氣溫的變化情況,研究人員利用隨機微分方程分析了這些數據中可能存在的特征模式,尤其是在一定地質時間尺度上與控制全球氣溫有關的數據特征。
研究人員認為這是一種“穩定反饋”機制,它可以抵消氣候變化的影響,但可能需要幾十萬年才能實現。
而隨著變暖趨勢持續,異常高溫、洪水等將會對社會產生不小的影響。
所以說,雖然我們可能不必擔心地球因為氣候變暖而毀滅,但是依然需要持續保護地球,避免一場天氣、災害的發生。
Copyright @ 2015-2022 海外生活網版權所有 備案號: 滬ICP備2020036824號-21 聯系郵箱:562 66 2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