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更綠 山更青 景更美——岳陽市林業局踐行“守護好一江碧水”囑托紀實-每日快播

        2023-04-24 13:10:14       來源:華聲在線

        綠色家園。 李江波 攝


        (資料圖片)

        徐典波 豐 婷

        千年山水古郡,大美森林岳陽。

        春日時節,登臨岳陽樓,踏青君山島,放眼江湖之間,綠水青山繞,美麗家園如畫。

        生態岳陽,這里的水更藍、林更綠、景更美。得天獨厚的山水風光,吸引游客紛紛前來“打卡”!

        2018年4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長江岳陽段,深入東洞庭湖自然保護區林閣老監測點,勉勵大家“守護好一江碧水”。

        牢記殷殷囑托,岳陽市林業局堅決扛牢“守護好一江碧水”政治責任,強化戰略思維、系統思維和法治思維,統籌推進洞庭湖系統治理,岳陽生態環境持續向好。

        2021-2022年,岳陽林長制考核連續兩年排名全省第一。岳陽市林業局獲人社部、國家林草局授予“全國林草系統先進集體”稱號。

        這是岳陽人民之幸,生態湖南的光榮!

        生態名片美

        岳陽北枕長江,南納三湘四水,懷抱洞庭,得江湖之勝,擁山川之美,是湖南自然保護地大市和濕地大市。

        作為長江中下游的地級市,岳陽深感生態環境治理的重要性。岳陽市委書記、市林長曹普華認為,岳陽要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扎實推進林長制,提升人居環境的“容綠率”、經濟發展的“含綠量”、人民群眾的“親綠感”,努力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大美岳陽。

        強化政治擔當,岳陽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以林長制為主要抓手,直面生態環境問題,圍繞林業轉型發展的新業態新形勢,立足區域資源優勢,打造生態保護名片。

        岳陽市委常委會專題研究林長制,明確市級林長每年至少召開1次林長會,市級林長每年至少巡林兩次。岳陽市委書記曹普華、市長李摯帶頭巡林,以上率下、帶頭示范。2022年以來,岳陽縣市區黨政負責人巡林625次,下發林長令 32個,解決森林督查、森林“兩防”等涉林問題501個。

        岳陽推深做實林長制,構建全域覆蓋的林長責任體系和網格化“一長四員”管護體系,率先成立林長辦行政機構,重塑林業行政執法體系。突出山林稟賦,創新設立9大生態功能區;突出地方需要,創新打造“一長四員”管護隊伍;突出濕地特色,創新推進“林地+濕地”管理模式,形成了全面推行林長制的“岳陽模式”,在全省林業工作大會上向全省推介。

        岳陽將湖南在岳陽境內僅有的163公里的長江岸線綠化,作為岳陽踐行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先手棋,建設長江經濟帶綠色示范區的政治擔當。累計完成岸線綠化2.8萬畝,沿線營建高標準示范林帶3處10公里,碼頭岸線復綠率達100%,初步建成兼具生態功能和景觀效應的“綠色長廊”,岳陽被選為2019年度全省造林綠化現場會的現場點,長江岸線綠化經驗向全省推介。

        岳陽持續加大對候鳥、麋鹿、江豚等珍稀野生動植物及棲息地的保護,“候鳥的歡歌”“江豚的微笑”“麋鹿的倩影”成為岳陽新名片。

        自2002年起開展東洞庭湖越冬水鳥調查,發布“東洞庭湖鳥類監測公報”,洞庭湖越冬候鳥超過28.8萬只,越冬水鳥數量已成為衡量洞庭湖生態環境改善的權威性參考指標。

        洞庭湖的麋鹿種群數量由不到10頭發展到200多頭,成為國內最大的麋鹿自然野化種群,長江江豚數量已穩定在120多頭,活動區域向上游拓展,萬物和諧美麗家園正加速形成。

        生態環境優

        2022年底,岳陽舉辦“林長制在岳陽——喜慶二十大 共創森林城”主題活動,集中展示岳陽林業事業發展成果,吹響創建示范性國家森林城市沖鋒號。

        岳陽林業局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精神,立足林業部門生態空間治理的主責主業,強化系統思維,不斷推進洞庭湖生態治理和生態修復,建設大美洞庭。

        岳陽創新設立九大生態功能區,立足全省“一江一湖三山四水”,突破行政區域限制,將長江岸線、東洞庭湖濕地等9個生態系統完整、資源集中、區位重要的區域劃分為9大生態功能區,由市領導擔任林長,屬地縣領導任功能區縣級林長,共同擔負起全市重點生態區域森林資源保護發展的重要責任。

        岳陽持續推進環洞庭湖保護區確界調優,持續推進環洞庭湖的東洞庭湖、橫嶺湖、黃蓋湖等濕地保護區確界調優,嚴格保護洞庭湖濕地。東洞庭湖自然保護區范圍與功能區調整獲得國務院批準,將不具備保護價值的人為活動密集區域調出自然保護區,擴大核心區的范圍,將江豚保護區域等重點區域調整為核心區,統籌推進洞庭湖生態保護與地方經濟發展。

        為了嚴格落實中央環保督察整改任務,岳陽強力推進涉林生態環境,按照“一個問題、一套方案、一名責任人、一抓到底”要求限期整改銷號,對整改進度實行“一月一考核、一月一排名、一月一約談”。目前,清退洞庭湖自然保護區歐美黑楊7.01萬畝,如期完成三年清退任務并銷號,東洞庭湖自然保護區內44處砂石堆場全部關停復綠,黃蓋湖、君山后湖和采桑湖生態修復任務提前完成,受到省政府和環保部華南局肯定。

        岳陽扎實推進濕地生態修復,持續修復濕地岸線洲灘,實施國家濕地保護恢復項目、三峽后續項目、國家GEF濕地生物多樣性保護等項目,生態修復濕地8.8萬畝,整治岸線9.12公里、洲灘20處。

        封閉管理東洞庭湖自然保護區核心區和保留的大、小西湖及丁字堤生態矮圍,為越冬候鳥提供穩定的食源地,大小西湖封閉管理模式被國家林業局、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列入長江流域濕地保護的十大經典案例之一。

        目前,岳陽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等自然保護地數量上升至41個,其中國家級14個。東洞庭湖是國家級濕地類型自然保護區,成為我國首批加入國際濕地保護公約的濕地之一,被譽為“候鳥天堂”“長江中游的明珠”。

        生態防線牢

        進入新時代,邁上新征程。岳陽立足實際,堅持實事求是,大膽開拓創新。

        岳陽林業部門借助司法發力,推動洞庭湖立法保護和成果運用,構筑起保護洞庭湖生態的最牢“防線”——

        持續推進立法保護。從法律制度層面強化對保護洞庭湖的剛性約束,先后出臺《岳陽市東洞庭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條例》《岳陽市城市規劃區山體水體保護條例》等生態環保類地方性法規,實施環境保護工作責任規定和責任追究辦法,將綠色發展指標考核納入全市年終績效考核范疇。岳陽設立東洞庭湖生物多樣性司法保護基地和環境資源巡回法庭,開展巡回審判,對破壞洞庭湖生態環境行為形成有力震懾。

        持續推進執法打擊。深化林業行政執法體制改革,重建林業基層執法隊伍,強化《條例》運用,結合環保督察和森林督查,利用遙感衛星影像,采取“天上看”“地上查”“電腦核”的方法,加強對規劃區內山體違法行為的查處打擊力度。持續開展“綠盾2019”專項行動,清理整治采石場、采砂場和取土場專項行動,制止查處生態破壞違法行為27起。

        持續推進普法宣傳。強力推進生態保護法治化進程,召開實施《岳陽東洞庭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條例》新聞發布會,利用“愛鳥周”、世界野生動植物日、世界環境日、洞庭湖觀鳥節等時間節點宣傳《條例》,發放《條例》宣傳資料1萬余份,凝聚“守護好一江碧水”的最大共識。

        如今,穿行在岳陽城鄉,山在城中、城在林中、人在畫中,推窗見綠,出門見景,岳陽成為一座可以愜意深呼吸的城市。

        在岳陽,生態環境的優勢正轉化為富民惠民新優勢,綠色環境正成為城鄉共享的“綠色福利”。岳陽市林業局黨組書記、局長王保林期許,岳陽將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引領,以林長制為抓手,堅持不懈、持之以恒,堅決守護好一江碧水,為林草事業高質量發展作出岳陽應有的貢獻!

        關鍵詞:
        x 廣告
        x 廣告

        Copyright @  2015-2022 海外生活網版權所有  備案號: 滬ICP備2020036824號-21   聯系郵箱:562 66 2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