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衛東:“973”夢想_視焦點訊

        2023-06-06 06:32:58       來源:中國石化新聞網


        (資料圖片)

        在勝利油田石油工程技術研究院微生物所的辦公樓前,經常停放著一輛牌號尾數是“973”的車,這不起眼的三個數字可以娓娓道出一個科研工作者的夢想。因為“973”曾經代表的是國家最高級別科研項目“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

        車的主人公是汪衛東,勝利油田首席高級專家,我國石油微生物技術領域專家和勝利油田石油微生物技術研究的領軍人物。從購置新車掛上“973”的牌照后,汪衛東干事創業的激情更加強烈了。

        1993年非石油專業碩士畢業的汪衛東加入只有三人的微生物課題組,成為勝利油田微生物研究領域的“領頭羊”。在一片空白的情況下,他從石油基本教材學起,一直到大學教材,記下十幾本、幾十萬字的學習筆記,翻譯70萬字的外文資料。終于從一個“石油門外漢”入門。

        1995年,勝利油田立項開始微生物采油的早期研究。沒有實驗室,汪衛東獨自跑到成都沼氣科研所國家厭氧開發實驗室啟動前期研究工作,一干就是半年。在進行細菌生化實驗時,需要血液作為培養基成分,他就從自己的靜脈中抽出鮮血,注入培養基進行試驗。

        1996年,汪衛東拿出第一批菌種,隨后建成實驗室并開始生產自己的菌種,到1997年,單井吞吐試驗達到年處理200口井的規模,微生物采油的單井吞吐技術日趨成熟。

        2001年,他負責的微生物水處理技術在孤島采油廠成功進行工業化應用,實現采出水達標排放,總體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填補了國內空白。

        2016年,勝利油田以他的名字命名成立石油微生物創新工作室,而此時的石油微生物技術團隊也從最初的3人研究小組發展成中石化重點實驗室,建立了目前國內石油石化系統最大的菌種庫,研究成果已形成微生物驅油、微生物吞吐、生化水處理等系列主導技術,在勝利油田15個區塊展開規模化應用,年增油突破20萬噸,年處理油田配聚水1800萬立方米。2018年石油微生物技術團隊獲“中石化優秀創新團隊”稱號,2021年獲中央企業“青年文明號”榮譽稱號。

        2021年底,汪衛東和他的團隊又獲重大成果:首次發現可以改寫教材的獨立產甲烷古菌。這項成果刊發在世界頂級期刊《NATURE》主刊上,引起世界的關注。這一重大發現為微生物氣化技術工業化應用奠定了科學基礎,有望“點油成氣”,拯救許多面臨枯竭的老油田。

        我國適合于微生物技術的地質儲量約110億噸,市場潛力非常巨大。2022年,汪衛東代表中石化申報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油田采油生物制劑研發及應用”項目正式獲批立項。這是國家綠色生物制造領域首次在國內油田的應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正是由原來的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計劃)、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等整合而成,汪衛東和團隊成員的“973”夢想終于實現了!

        (任厚毅 )

        (責任編輯:劉小溪 審核:蔣文娟 )
        關鍵詞:
        x 廣告
        x 廣告

        Copyright @  2015-2022 海外生活網版權所有  備案號: 滬ICP備2020036824號-21   聯系郵箱:562 66 2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