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熱點評!中非經貿博覽會這些迎客服務小細節,讓這場盛會熠熠發光

        2023-07-01 11:48:25       來源:紅網

        外國嘉賓與身穿漢服的表演者們合影。

        紅網時刻新聞記者 王詩穎 長沙報道

        從湘江之畔到非洲之巔,萬里攜手,中非再啟合作新篇。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6月29日,第三屆中非經貿博覽會在長沙盛大開幕。作為一場國際性盛會,來自世界各國的嘉賓與觀眾欣然赴約,為新時代中非經貿合作注入強勁動力。

        觀論壇、逛展廳……幾天來,來自非洲以及世界各國的外賓們不僅帶來了本國的特色產品,也感受到了獨具特色的中國文化、湖湘魅力,更體會了一把比天氣更滾燙的,湖南人的熱情。

        在中非青年創新創業論壇上,會場準備了意為“朝氣蓬勃”兩面雙語的氣氛牌,嘉賓們在茶歇期間共同舉牌合影。

        氣氛熱烈,情真意切

        ——熱情友好的湖南與中非增進的友情

        “這是我第4次來到長沙。第一次是在2013年,也就是10年前。”加納駐華使館大使溫弗雷德·哈蒙德說,就在一年后,自己便帶領了來自23個國家的人員,再次來到長沙,學習跟雜交水稻有關的知識技術。溫弗雷德·哈蒙德感嘆于長沙的巨大變化,“去年因為工作再次來到了長沙。每一次來長沙都發現這座城市有新的變化,不敢相信這10年湖南的發展速度如此之快。”

        “第三屆中非經貿博覽會涉及有關經濟發展必需的各個方面,主題非常積極,內容十分豐富,服務也很貼心。”讓溫弗雷德·哈蒙德印象深刻的是,這里隨處都能見到志愿者,能隨時解答非洲企業家們的疑惑。“我們希望可以抓住中非經貿博覽會這次機會,增進中非彼此的友誼,促進雙邊經貿合作。”

        作為志愿者的朱帥(右二)為嘉賓們隨時答疑解惑。

        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學生朱帥,就是第三屆中非經貿博覽會志愿者中的一員,也是一名英語口譯翻譯碩士,他身著天藍色的T恤,胸前掛著志愿者證,這次博覽會上,他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引導嘉賓,做簡單的口譯工作,和他們進行溝通。

        朱帥介紹,此次和他一樣加入志愿者隊伍的,約有350人。“在北登錄廳閘機口這邊,不少非洲友人會詢問,去哪坐公交車,怎么去會場等,我們會隨時為他們答疑解惑。”

        在志愿服務中,不少外賓在被幫助后,會豎起大拇指點贊還會主動和志愿者們合影,這也讓朱帥心里覺得十分溫暖。“這次中非經貿博覽會上,有不少外賓是第一次來到中國,希望能通過自己的服務,給他們制造一些美好的回憶,讓中國在他們心中留下更熱情、友好的印象。”朱帥說,這也是自己和同伴們覺得非常自豪的地方。

        美食美景,實地體驗

        ——打卡美食美景,沉浸式體驗湖湘文化

        夏季的長沙,天氣火熱,而中非經貿博覽會的各個分論壇,座無虛席。來自馬拉維共和國的Anna Msowoya-Keys女士拿起一杯會場為中外來賓免費提供的冰美式,為博覽會上貼心的細節點贊,“來到這里非常開心,湖南人很友好,湖南的食物也很好吃。”

        “這是我第三次來到湖南,美麗的湖南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6月30日,非洲產業園區推介對接會現場,Houlda Fambo(吳爾丹)操著一口流利的普通話說道,無論是五一廣場的美食,還是橘子洲頭風景,以及岳麓山的文化底蘊,都讓她感受到了長沙的美麗和獨特,也感受到了長沙人民的熱情和友好。

        2018年,吳爾丹來到中國求學,從此便愛上了這里,不僅愛上了這里的美食,還結交了許多新朋友。“我現在就讀于南開大學經濟學院,主要研究中國對非洲投資,希望為中非友好合作貢獻一份力。”

        當得知本屆經貿博覽會貝寧擔任主賓國時,吳爾丹毫不猶豫地報了名。她看到了很多非洲國家帶來了特色產品,見證了中非企業間的合作簽約,“中非經貿博覽會的確是一個連接中非的絕佳平臺。”

        中非人民友好交流。

        而位于長沙高橋大市場的中非經貿合作促進創新示范園是第三屆中非經貿博覽會的分展館,來自非洲近20個國家的記者走進示范園,看到這些可愛的非洲面孔,園區的商戶們熱情地上前握手問候,非洲記者們則用中文回應著“謝謝”。

        在中非經貿博覽會常設展館展區,一曲歡快激烈的非洲手鼓引得非洲記者們紛紛加入。當看到自己國家的展館時,他們的臉上不禁露出驚喜的神色,“在這里看到盧旺達的展館實在太棒了,我想錄制一個vlog,發在臉書上。”盧旺達《時間網》編輯瑟杰·伊拉杜昆達高興地說。

        在湖南出口產品集聚區展區的一家中醫藥館,貝寧《民族報》記者蒙塞德·喬蘇埃和烏干達《新愿景報》記者弗朗西斯·伊穆庫勒在老板的熱情邀約下,體驗了一把中醫藥按摩。“這是我體驗過的最棒的按摩,我想寫一篇關于中醫藥的稿件,告訴人們,中國是如何將傳統的醫藥技術保存下來的。”弗朗西斯說。

        為中國游客詳細介紹特色產品。

        辦事高效,著眼實效

        ——搭建合作橋梁,連接中非高質量發展渠道

        “你們不僅服務貼心,做事也很高效,真的很棒。”在中非經貿博覽會現場,拿著審批通過的手續單,南非展商昆山索威爾貿易有限公司的負責人沈偉不住地伸出大拇指為海關工作人員的辦事效率點贊。

        本屆中非經貿博覽會一開幕,就吸引到了眾多采購商和市民的關注,作為參展商的沈偉擔心錯過商機,便在工作人員的指引下找到星沙海關現場監管組了解情況。“沒想到第一時間就收到回復,并被工作人員一對一帶領著進行業務辦理。”沈偉告訴記者,此次參展的1072箱的紅茶已經在中非經貿博覽會上火爆銷售中。

        而這樣高效的辦事效率,得益于長沙海關的提前謀劃,今年3月就擬制監管方案,打造展會備案、展品申報一站式服務;并在長沙黃花機場、霞凝港等海關作業場所,設置展商、展品通關綠色通道等貼心措施。

        湖南農業大學水利與土木工程學院副教授、長沙家榮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許紅寨在10年前,前往埃塞俄比亞從事教育援助工作。在許紅寨的授課中,非洲學生們了解到中國日新月異的發展變化,很多學生提出“很想去中國看看”。

        尼日利亞姑娘給中國觀眾戴上本國特有的頭巾。

        在許紅寨看來,今年的中非經貿博覽會規模空前,從非洲各國的咖啡、手工藝品、農產品等,到中國的工程機械、醫療設備、日用百貨等,“我在這里不僅感受到了湖南火辣的熱情,更體會到了開放的胸懷。”隨處可見的志愿者,富有愛心的后勤保障團隊,在這巨大會展現場,不僅呈現著中非合作的無限商機,更體現出合作共贏,共享未來的大國氣度。

        關鍵詞:
        x 廣告
        x 廣告

        Copyright @  2015-2022 海外生活網版權所有  備案號: 滬ICP備2020036824號-21   聯系郵箱:562 66 2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