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馬燦通訊員 增宣
5月4日,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從增城區獲悉,未來五年中,該區將加強地域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加強對城市空間立體性、平面協調性、風貌整體性、文脈延續性等方面的規劃和管控,探索歷史建筑保護利用新路徑、新模式和新機制,有序更新老城區,推動老城區煥發新活力。
補齊民生短板,推進老舊小區微改造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據介紹,按照廣州市統一部署,增城區堅持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補齊民生短板,持續推進老舊小區微改造工作,涌現出了許多“微改造”典型案例。
比如,增城區積極推動增江東岸的1978電影小鎮建設,打造工業廠房微改造示范項目。通過盤活原增城糖紙廠和周邊舊村莊,打造成以影視產業為基礎,集文化創意、休閑旅游于一體的特色小鎮。2020年該小鎮成功創建國家3A級旅游景區。
在正果文旅小鎮微改造項目上,增城區堅持“風貌原真、產業活化、生態保育”原則,整體提升正果鎮舊墟風貌,實現以傳統特色建筑群、本土文化風情等元素共同展現“老墟鎮新活力”,打造可持續發展的老舊街區微改造示范區。2021年該小鎮成功創建國家3A級旅游景區。
增城區規劃資源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在“十四五”期間,增城區計劃實施15個老舊小區微改造項目,總投資預算超過8000萬元,預計惠及1700多戶家庭、5000多居民,涉及建筑面積約20萬平方米。
城市更新,為老城區高質量發展提供支撐
今年2月,在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發布的城市更新專項規劃中提出,對老舊城區、老舊社區以“微改造”方式為主進行城市更新,且明確應將老舊城區、老舊社區分類別進行改造并提出了多條改造策略。
為此,增城區委、區政府把實施城市更新行動作為“十四五”期間重點工作,為老城區的高質量發展提供支撐。
增城區城鄉院(圖鑒公司)扎根增城30余年,長期服務城鄉規劃建設領域,參與了多個景觀設計、老舊小區微改造、市政工程設計方案。
“我們堅信未來城市更新的發展方向,應是以精細化空間再利用為主,逐漸摒棄粗放式的土地再開發模式。”增城區城鄉院(圖鑒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后將轉變城市更新的發展目標,重點放在文化價值優先的城市空間營造,推進社會、文化、經濟齊頭并進的可持續性城市更新。同時,保障民生,傳續歷史文化,探索多元化的共建共治共享,積極鼓勵和支持公眾以及社會資本參與建設。
(更多新聞資訊,請關注羊城派 pai.ycwb.com)
來源 | 羊城晚報·羊城派
責編 | 嚴藝文
校對 | 趙丹丹
Copyright @ 2015-2022 海外生活網版權所有 備案號: 滬ICP備2020036824號-21 聯系郵箱:562 66 29@qq.com